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一百一十四章 培训

    别看孙秉云不看重在临海工学院的学习生活,但如果说能到中财院去培训一短时间,他还是求之不得的。虽然说前世对中财院的了解不多,但是重生以来,先后接触了不少券商,同时又跟临海市财政局以及银行部门有了诸多的牵扯,如果到现在孙秉云还对中财院的背景一无所知,那他就太失败了。

    就像金国栋嘴里说的那样,中财院就是国家财政系统的大本营,是财政部的“后院”,作为财政部的部属院校,学院里大批的教授本身就在财政部内充当顾问专家的角色,甚至有些直接在部里任职。

    国内讲究的就是一个关系,而这个关系的种类也是复杂多样的,在这其中,一般联系最紧密的无非就是那几种:亲缘、籍贯、同学同期。

    孙秉云考虑着,中财举办这个培训班,价值最突出的地方应该不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学员学习了什么,而应该是能够结识到什么人,同时呢,因为起点高的缘故,参加这个培训班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应该是相当重要的。前世的经历告诉孙秉云,从这个九三年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若干年时间里,恰好是国内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几年,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国家金融、证券期货等若干方面政策变化频发的时期,国内后世出现的大批富豪,基本上都是在这几年里诞生的。

    前苏联解体用了一年时间完成的私有化进程,在国内以一种看似悄无声息实际上却是波涛汹涌的“国退民进”大潮用六七年的时间缓慢完成了,毫不客气的说,这里面潜藏的那一场“盛宴”相比起曾经的苏联老大哥来说不遑多让。

    “盛宴”就摆在那儿,但显然并不是谁都可以进去分上一杯羹的,机会永远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现在,这个机会已经放到了眼前,孙秉云做好充分把握住它的准备了吗?答案是:没有,他的心里在感受到那一份惊喜的同时,还存留着太多的忐忑不安。

    金国栋与佟新亭仍旧在兴致勃勃的谈论中财培训班的事,在他们的眼里,这显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按照后者的说法,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在结束之后,每个参加的学员只要能够通过院方的考试,便能够拿到中财院正式的研究生文凭,对那些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学员来说,这份学历将作为最高学历存入档案。这意味着什么?很明显这就意味着参加这个培训班,就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中财人”,就有机会成为中财系的内部人。

    而在这两个人交谈的兴致勃勃的时候,孙秉云却在构想他的人生。

    处在今天这个场合下,暮然回首,孙秉云才发现自己现在走的路已经同他重生之初时的构想偏离的太远了,回想起来,这一路走得脚印,其实并没有多少是由他自己真正选择的。他就觉得,在自己的鼻子上似乎牵着一根绳索,这根绳索牵引着他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感觉不到却也挣脱不掉。

    回想昨天晚上老爷子打来的那个电话,他只提到了让自己在工院多出现几次,把这段学业完成,临到最后的时候,还专门提了一句“别让他丢人”。昨天晚上的时候,甚至是在不久之前,孙秉云还领会不到这个电话中真正包含的意思,如今看来,老爷子显然是早就知道这件事了,而他之所以打那个电话却不把这件事的消息透露给自己,明显就是不希望自己混入这个“泥潭”,同时呢,也许是因为有了此前王娟的那件事,老头也不想用他的意志来干涉自己的选择。

    自重生以来,随着接触时间的不断延长,孙秉云对孙向南这个前世印象中的大贪官有了截然不同的认知,在他看来,老头虽然在原则性的立场上没有那么坚定,但从总体来评价,他还算得上是一个人民的好干部,至少要将他同贪官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是有些牵强附会的。同时,老头对自己这个“儿子”,虽然看似淡漠实则却是淡漠中潜藏着最真的那一种父爱,他的一起所作所为,似乎都是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好一点儿,再好一点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