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是从市国资办调过来的,他身上官气未脱,发号施令的本事有余但经营决策的能力不足。景河工程先期的投入就高达几千万,如果要将四期工程全部完工,总投入估计将贴近两个亿,将这么大的项目交给一个外行去主持,孙秉云不放心。其次,资金的问题,临海创业在通安的几个工程还没有完工,其中投入的贷款以及可能性的收益在年后七月份之前都不能收回,在这种情况下,集团要想向景河项目投资,就需要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临海创业的确是临海市的全民优势控股的集团公司,其背后也的确有着广泛的行政背景,可问题在于,即便是如此,想要在原有四千余万贷款未尝清的基础上继续向银行贷款,也需要拿出足够的抵押来。如今呢,临海市政府以及财政局方面,都迫切需要甩掉景河项目这个大包袱,他们肯定不会出面向银行提供担保,而此前为了能够经营通安的几个工程,临海创业已经把它能够抵押的东西都抵押出去了。这样一来,临海创业要想重启景河工程项目,它到哪儿去筹措资金?

    当然,孙秉云也知道市里的意思,为此,老爷子在去香港之前也和他谈过,市里的意见,是希望目前抓紧时间重启景河项目,争取在新海港区一期工程完结之前,将景河项目弄出点样子来。新海港区是个巨型项目,它的一期工程完结之后,中央部委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肯定要下来参观视察。景河项目就处在由市里前往新海港区的必经之路商,那上万亩的空地以及成片成片的烂尾楼要是落在上边领导的眼睛里,对市里的形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抹黑点。

    目前市里的态度就是尽快将景河工程弄出个“花”来,这样的话,等到上面领导下来的时候,这个曾经由市里主导的工程项目才能以政绩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不是作为一个失败的污点。

    至于说重启景河项目的工程款问题,市里的意见是由南平创业出面,向临海工、建两行申请贷款,在这件事上,市里可以出面做一些行政性的协调,相信贷下来几千万是不成问题的。

    市里对景河项目的态度让孙秉云感觉无奈,和这些体制内的官员们打交道有好的一面,那就是由他们在背后给予的支持,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迅猛的发展,而与此相反,不利的方面同样也很明显。官员们处在体制内,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与商人截然不同,面对着同一个项目,同一个工程,他们首要考虑的不是赢利也不是经营风险,而是政绩与影响。

    的确,如果由南平创业集团出面向临海市的工行、建行贷款的话,再加上背后有临海市政府出面协调,要想贷个几千万确实不成问题,可关键一点在于,景河项目是个大工程,它的运作也不是简简单单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南平创业出面替自己的下属公司作保,也就等于是某种性质上的抵押,且不管景河项目将来是不是能盈利,拖欠的银行贷款是不是能还上,单单就是这一项抵押担保,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拖累南平创业自身的发展。毕竟南平创业现在也处在高速的发展阶段,发展中急需的资金不可能单靠企业集团自身解决,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孙秉云也需要出面贷款,而到那时候,如果景河项目的贷款还未还上,南平创业就会很被动了。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孙秉云在重启景河项目的问题上与市里又一次产生了分歧,他之所以带着伤离开临海跑去南平,一则是因为那边的确有事情需要处理,二则便是为了出去避避风头,省的市里整天揪着景河的事来纠缠他。

    可说句实在话,尽管孙秉云避到了南平,可他在临走之前也知道这件事是拖不过去的,市里要让景河项目重启,他就必须得重启,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提要求、可以讲条件,甚至可以耍耍脾气、发发牢骚,但却绝对改变不了市里的决策。

    最重要的是,孙秉云的起家依靠的就是市里的行政关系,他的利益底线自然也随着这层关系的变动而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说起来如果没有市里的支持,他到现在恐怕仍旧还是那个呆在学校里一事无成的纨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