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赵标就露出为难之色。

    “事情办妥了,那我告辞了。”苏婉如顺势就站了起来,她早就想走了,“多谢殿下和娘娘留饭。”

    赵标颔首,“那就不留你了,改日你再过来坐。”

    “是。”苏婉如拿了自己的东西,由婆子引着出去,苏婉如和婆子聊着,道:“皇长孙殿下身体好些了吗?”

    这话没什么不可说的,婆子就回道:“皮外伤还好,就是前两日饿的狠了点,今天这第一顿难免有些受不住。”

    “皇长孙殿下脾气也是倔呢。”苏婉如笑着道。

    婆子点头,“可不是吗,奴婢是看着殿下长大的,这自小啊就是主意大脾气倔的。”

    没看出来,苏婉如腹诽了一句。

    “张嬷嬷。”小道上迎来了个婆子,“那位夫人要亲自炖药膳,我们您要不要去看看。”

    张嬷嬷簇了簇眉头,看了一眼苏婉如,苏婉如忙道:“您去忙吧,随便指个小丫头引我出去就好了。”

    “那就对不住苏姑姑了。”张嬷嬷福了福,随手指了个锄草的小丫头,“送苏姑姑出府。”

    小丫头应是,在身上擦了擦手,苏婉如跟着她在曲曲弯弯的抄手游廊出了内院。

    待她离开,原来的小道上出现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静静的看着苏婉如离开的背影,她站了好一会儿,忽然轻轻一笑,道:“原来真的是你啊”

    话落,人便走了。

    苏婉如坐在车里,掀了帘子朝内院看过去,姓胡啊

    这世上特别喜欢作恶惹人讨厌的人又姓胡的还真是不少啊。

    苏婉如放了帘子,车子便出了太子府,过了两条街,苏婉如敲了车门,“劳驾,将我放在这里好了,我还有点事要办。”

    车夫停了车,苏婉如径直去了宁王府,不知道赵衍在不在,她敲了门,守门的婆子见着她顿时笑着道:“苏姑姑来的正巧,我们王爷正准备要出门的,您要是晚来一点,就碰不到了。”

    婆子说完,苏婉如就看到马车绕过影壁在门口停下,赵衍掀开车帘,看着她一笑,“确实是很巧。”

    “我掐指算的。”苏婉如站在车下行了礼,赵衍下来,打量着她问道:“是怕我难过,所以来安慰我的吗。”

    苏婉如点头,“是啊,朱正言春风得意,我们宁王爷却暗自神伤,一对比真是让人不服气啊。”

    她是打趣,赵衍听着也是笑了起来,指了指内院,“你从哪里过来的?”

    “太子妃娘娘请我去量尺寸,她要定大婚用的绣品。中午还和太子殿下一起用的午膳。”苏婉如语气轻松的说着,赵衍眉头簇了簇,道:“太子没有去衙门里吗?”

    “没有啊,怎么了?”苏婉如问道。

    赵衍摇了摇头,若有所思的道:“凤阳每年洪涝,淮水每年雨季都让人心惊胆跳。如今祖陵有建在那边,父皇便让太子找几个懂水利控水的能匠,研究一番。”

    “彻底解决了这件事,将来也不用每年都要提醒吊胆。”赵衍道:“所以,你说太子在家里没有去府衙,让我觉得有些惊讶。”

    苏婉如也很惊讶,“淮水怎么解决?”

    “不容易,要是有好的法子,恐怕也不会成为遗留问题,如今沿岸百姓一到雨季就是战战兢兢。”赵衍叹了口气。

    这个事苏婉如完全不懂,只是以前听苏正行提过几次,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不单淮河,黄河两岸也是如此。

    冬天的雪灾,夏天的洪灾,百姓不是靠朝廷吃饭,而是靠天收啊。

    “我没事。”赵衍和她在书房坐下来,他笑看着她,道:“这样的结果我早预料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