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大人点头,“对方做事谨慎,我们的人赶到时,连这样的半只箭都不曾找到。这半只还是附近村民送来的。”

    “这样啊。”杨二通凝眉,拿着箭出去,在青石板上划了几下,就见石板上不但被划了一道白色的印字,还留下了一点青黑的痕迹,像是上的漆面,他眼睛一亮,回头看着戈大人道:“大人,这箭我知道是出自哪里了。”

    “哪里。”戈大人很惊喜,“杨大人快说。”

    杨二通惦着手里的箭,看着众人,道:“在辽东有个铁铺,当年他们专门给李茂安打造兵器的。后来辽东归顺后,这家铁器的当家的被镇南侯砍了头,铁器铺里的人都被关在了辽东的大狱里。”

    “这些人制箭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箭头上刮上一层薄漆,这漆面一刷就不用耗费时间去打磨箭头,节省了许多的功夫。”杨二通道:“这事一般人不知道,还是我一个辽东的兄弟告诉我的,说这帮子人很贼,骗了李茂安不知道多少银子。”

    戈大人眼睛一亮,沉声道:“这么说,这些人在辽东的监牢被放出来了?还是说,这批箭,是他们入狱前就制出来的?”

    “看着箭的成色,应该是新的。”杨二通道:“十有,是这些人被人偷偷放出来了。”

    辽东的事平息了,现在没有人会去关注他们,所以,欺上瞒下的事很容易做。

    “那就派人暗中去查。”方大人问道:“此事可要回给皇长孙?”

    大家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戈大人道:“此事不过一个推断,毫无根据可言,还是等查明了,再行回禀吧。”

    “是。”杨二通呵呵一笑,道:“我就猜的,乱猜的事怎么能一本正经的说。各位大人可不要害我啊。”

    众人都笑了笑,冲着杨二通拱了拱手。

    “那我走啊。”杨二通道:“咱们文武界限,还是要分明一些的。”说着,哈哈笑着走了。

    戈大人立刻吩咐幕僚安排人去查,又和众人道:“此事,各位大人有何高见。”

    “可要乘机做点什么。”崔大人看着戈大人,“下官到是有个想法。”

    戈大人道:“请。”众人又进了书房,关了门戈大人道:“粮草的事也须得立刻有个章法,侯爷相信我们,我们决不能拖了他的后退。”

    “大人。”幕僚去而复返,“大人,努尔哈赤送了信进关,由侯爷派人送到京城的来的。”

    戈大人一愣,问道:“可是什么东西。”

    “议和书。”幕僚回道:“努尔哈赤要求议和。”

    众人面面相觑,这实在是让人意外,大家都没有想到努尔哈赤会想要议和。

    “夏季即将来临,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月,错过这几月他们很有可能今年都没有收成。会不会是因为拖不下去,所以议和了呢。”方大人道。

    “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史大人道:“我们先去宫中?”

    几人点头,各自让随从回家取了官服来,去宫门外请求觐见,不过一会儿,宫里就有內侍来,宣他们入宫。

    此刻,御书房内已是一片倒的在劝说赵之昂。

    “此议和书是镇南侯送回来的,就表示侯爷他也有属愿议和。圣上,还请您三思啊。”

    “是啊,眼下朝廷困难,国库虚空,几乎是入不敷出。若是再打,此战支撑不了多久,到时候我们要是输了,就不是这个条件了。”徐立人道:“不如暂时平息了此事,等过几年国力强盛后,再举兵而下。”

    “从长远打算,眼下确实不易再打动。牵一发而动周身,大周不能再折腾了。百姓也没有能力再折腾了。”徐立人说着,擦了擦眼泪,“百姓盼的不过就是一个太平,我们为何就给不了他们一个太平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