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蠢也知道他们确实让山贼给耍了,毫无疑问,山贼早就做好了周密部署,就等着他们进山来追杀呢。

    李典意识到情形不对,便果断放弃了追杀,原路返回。

    然而,就在曹军掉头,准备原路返回的时候,此前一直不见踪影的山贼壮丁却是鬼魅一般出现了,他们虽然数量不多,多的也就四五十人,少的更是只有几个人,他们三五成群冷不丁就从哪个旮旯里窜将出来。

    这些山贼有时候躲在山坡上冲曹军放几支冷箭,有时候在树林里大声鼓噪,等曹军结好严整的骑兵阵形,准备冲锋,他们却立刻一哄而散。

    几次之后,曹军便也疲了,可就在曹军放松警惕之后,一大股身披铁扎甲、手执长戈的精锐山贼却突然从路边的密林里窜了出来,排着像模像样的锋矢突击阵形,向曹军的行军队列发起了突袭。

    曹军猝不及防,整个行军队列立刻被山贼拦腰截成了两截。

    李典大吃一惊,立刻组织身边的轻骑兵结成冲锋阵形,回救后军。

    值得庆幸的是,山贼并不恋战,在截断曹军队列并杀伤了数十骑曹军之后,对方便毫不犹豫的窜入山道对面的密林中跑了,李典虽然生气,却也不敢贸在追进密林中,谁知道密林深处还有没有更多山贼埋伏?

    当下李典便命令全军提高警惕,结成严密的防御阵形,徐徐后撤。

    这种高强度的戒备是极度消耗精力以及体力的,当李典所率的四百余骑与夏侯惇的大队人马会合时,一个个都已经变得疲惫不堪了。

    “曼成,可曾追上?”一见面,夏侯惇劈头就问李典。

    “没有,山里的地形太复杂了,根本就追不上。”李典神情苦涩,又忧心忡忡的对夏侯惇道,“将军,我发现了可疑之处。”

    “什么可疑之处?”夏侯惇的神情已经很不高兴了。

    李典:“山贼明显不止一伙,至少有两伙,甚至更多!”

    “你什么?”夏侯惇脑门上浮起了一条黑线,沉声问道,“山贼有好几伙?”

    “是的,至少有两伙山贼,轮流牵着我们在老林子里乱窜。”李典接着,“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我们很可能落入袁军的算计中了,不如赶紧撤吧。”

    “李典!”夏侯惇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厉声,“你这是在为你的无能找借口吗?什么地形复杂,有好几伙山贼?这分明是托辞,你率领的可都是骑兵,而山贼却只是一群老幼妇孺,还背着粮袋,你却居然还让他们跑了,竟还有脸找借口?”

    李典哑口无言,因为夏侯惇的没有错,对方是老幼妇孺,而他率领的却是骑兵,骑兵没能追上老幼妇孺,这事出去的确很丢脸,既便李典明知道山贼只是背了空的粮袋,却也没脸跟夏侯惇去,要不真让人看轻了。

    但是李典终究是一员极具责任心的战将。

    李典的能力相比五子良将或许稍有不如,但是责任心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下李典强忍着心中羞愤,劝夏侯惇:“将军,山里的山贼真的不止一伙,他们的意图真的非常可疑,为安全起见,末将建议将军还是赶紧率军撤出山外。”

    “够了!”夏侯惇却认定李典是在替自己的无能寻找借口,所以根本就听不进去李典的忠言,甚至还讥讽李典,“李典,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一伙山贼就把你吓成这样,回头遇到袁否儿的大军,还不得吓尿?”

    李典脸都气红了,强忍着才没有发作。

    不管怎么,夏侯惇都是主将,又是曹操的首席大将。

    夏侯惇却只道是李典被他中了疼处,所以才会哑口无言。

    因为天色已晚,夏侯惇当即下令在山中驻营,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再进山追剿。

    李典原本还担心山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