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国武监门前之石碑。”
“成武元年,到如今成武六年,几年间天下风起云涌,金国败了,西夏亡了,但我国武监生员中,可曾再出现过如国武三雄,五杰之类的人物?”
说到这里,褚徵语气中已经带了愤懑,“如今国武生员中,还有几人有志于战阵功勋,还有几人想着马上封侯?多数人怕是都想着入朝为官吧?”
“文武之争,在我国武监由来已久,咱们今日不评对错,不论长短,只舒自家胸臆,今日就以此为题,文字不需艰深,浅白最好,文章不需格式,简短为佳,若有谁的词句,慷慨激昂,能稍比我国武监监训者,便是今日头名。”
“诸位以为如何?”
哪里会有什么不好,这里的年轻人,在国武监文武之争中,都有着偏向,不然也不会聚在此间,他们大多读书识字,兵书韬略,倒背如流,但圣人文章嘛,只略谙皮毛,可谓志不在此。
若让他们写出什么花团锦簇的文章来,那是难为他们,让他们吟诗作赋,也是胡扯,但效仿当年江流故事,却人人踊跃。
在众人大声叫好中,褚徵大步走到上首桌前,挥刀直刺而下,噌的一声,一刀,已经将桌案刺穿,褚徵松手退后,长刀闪烁,留在案上。
褚徵大笑,“有本事的,便取了去。。。。。。。”
楼下众人,被他所激,顿时一片叫好之声,褚徵拱手为礼,转身径自上了二楼。
等他一走,便有数人站了出来,显然早已准备好了。
“诸位同窗稍安勿躁,马上便有纸笔奉上,由咱们几个负监察之责,写毕之后,送予楼上审评,诸位可有异议?”
于是,众人纷纷归座,开始冥思苦想,到底该如何就此题目,写出些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来,一如考试一般。
褚徵上了楼,抱拳道:“诸位久等。”
楼上很是安静,还是杨十四抢先竖起了大拇指,赞道:“褚兄当我吾等翘楚,元庆佩服。”
其他人嘴角含笑纷纷点头,显然,这些家伙在楼上静听下面动静,已然知道楼下发生了什么。
褚徵摇头,“可惜赵葵不在这里,不然哪里会有伯当施展的机会?”
众人听到这个名字,一时间都是默然,显然,众人虽皆自负才干,但赵葵其人,却让众人尽皆敬服。
而褚徵口中的赵葵,却是个蜀人。
乃蜀国降将,镇守夔州的大将军赵方之子,因为进学晚,所以比众人年纪都要大上许多。
但赵葵身上却带着军职,是多数国武监生员所不能比拟的。
赵葵如今更是国武监骑兵科唯一的一位营正,为人谦逊有礼,却才干过人,不光是在国武监三年的同窗中享有着很高的威望,即便是遍数如今国武监生员,赵葵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难得是,这位是一个真正的文武全才,文章做的好,于武事上也有着才能。
许多人或许会觉得,没有经过战阵磨砺,赵葵也只纸上谈兵而已,但不管怎样,你想在国武监中压住此人一头,是不太可能了。
尤其是,其人少年从军,随在自己父亲身边,家学渊博,对军旅之熟悉,如今国武监上下没人能比得上他。
而且,这位还算得上是长安人氏,因其父乃蜀国降将,所以赵葵幼年时,曾在长安呆过几年,如今在长安城中有着府邸。
因当年战乱,赵氏一门,遭遇极为惨烈,如今人丁之单薄,真真让人想起来便是一阵唏嘘。
可以说,就算赵葵不从军旅,饱食终日,日后身上的爵位也不会差了,更何况赵葵随着年纪渐长,还展露出了如此天赋。
提到这人,众人也是一阵无力。
国武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