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都安静了下来,突然的变化,让文臣们不知所措。
没有军权支撑的文臣,再一次尝到了苦头,在皇权和军权之前,碰的头破血流。
老臣们惶恐的想要入宫觐见陛下,顺便探听消息,结果全被撵了回来。
已经接触过的京军各部将领,纷纷以军务繁忙为由,将派去的各色使者,挡在了辕门之外。
雄武军兵卒充任的长安府衙役,纷纷走上街头巡游长安各坊,参知政事周枋匆匆前去坐镇长安府衙,之后的很多日子,再未入中书一步,隐隐然间,和中书群臣划开了一道界限。。。。。。。。
到了晚间,一个消息不知不觉间在各个府邸之间传开,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以及吏部尚书郑老大人几乎同时送上了请辞奏疏。
这两位老臣,无疑是成武初年中书中的两大支柱,中书重臣,以他们马首是瞻者占了一多半儿。
而他们身后,站着长安两个如今大秦最显赫的门阀世家。。。。。。。。。。。。
为官数十载,历经三朝风雨的他们在成武七年初的风波动荡之中,终于迎来了政治生涯的终结。
一切都十分突然,一切却又显得顺理成章。
大秦门阀世家的鼎盛时期早已过去。。。。。。当年数十万大军伐夏败亡,就是给大秦各大门阀世家的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数十年过去,京中大阀纷纷寥落,再无复昔日风光,长安城中,也只剩下长安李氏,以及长安郑氏在苦苦挣扎,苟延残喘之势已成。
在长安之变后,他们迎来了一次膨胀,但显然,大势所趋,回光返照似的反应,并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动。
到了成武七年,猛然间,两大门阀的主事之人同时失势,这不但意味着他们在大秦终于失去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意味着门阀时代的终结。
在他们之后,也许还会出现很多兴旺的家族,但门阀这样的字眼儿,却再也无法套用到任何一个家族的头上了。
因为土地,资财,政治地位等等等等,这些因素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又如何能称得上门阀?
当然,他们不会如同长安王氏一般,骤然倒下,但长远看来,失去的终究不会再回来了。
而从皇帝陛下的反应来看,也是如此。
没有再做任何的表面文章,皇帝陛下对长安李氏和郑氏的厌弃之意在之后的举动间,表露无疑。
大秦成武皇帝陛下没有犹豫,更没有再遮掩什么,他干脆的接受了两位老臣的请辞,随即便颁下了照准旨意。
在此事上,皇帝陛下表现的分外无情和冷漠。
除了之前象征性的提拔了李氏,郑氏的子弟之外,没再有什么加恩传下来,这与文臣一直在倡导的任孝治国之道,显然是格格不入的,但也将皇帝陛下的态度表达的分外明白。。。。。。。
皇帝陛下深沉的怒火,在这一刻表露无疑。
没有弄的人头滚滚,却让人清楚的意识到,皇帝陛下对这两个长安大族的不喜和恼恨。
至于这好像毫无来由的怒火到底从何而来,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朝臣们私下里琢磨不透的重点。
猜测有很多,也许是那会儿晋国公在皇帝陛下身边进了什么言语,也许是当年旧事,本就牵涉到了李氏和郑氏两族,只是时机未到,皇帝陛下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也许只是厌烦了两族在朝中的地位以及对皇权的掣肘,太多的也许,根本让人猜不到其中的根由所在,也许,只有皇帝陛下自己清楚吧?
反正,就此时看来,李氏和郑氏失势,已成定局。
郑老大人离任之后,连气带吓,很快就病倒了,河东按察使郑铎回京述职的时候,却是正赶上府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