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弟弟叫杨达,也叫杨士达,也就是开创了扶风房的始祖。杨士达有一个女儿,生了一个更了不起的女儿,就是武则天。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武则天在立场上也就更偏向于扶风房。

    也正是因为扶风房的支持,观王房感到了压力。所以他们急需要一个足够强悍的人站出来撑场面,否则很可能被扶风房取而代之。这也是观王房为什么要让杨承烈父子回去的原因。但杨执柔呢,又不情愿这么被杨承烈父子抢了风头。他更希望为观王房撑场面的人是他的儿子,毕竟杨承烈父子,并非观王房一脉。

    总之,这杨家内部的关系,真可谓是错综复杂……

    杨承烈看着杨执一,沉吟良久,开口道:“卅七郎,你要我怎么帮你?”

    杨执一犹豫了一下后,轻声道:“十九哥,不瞒你说,我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早年间,我曾为兵曹参军,得罪了张易之,被黜授洛州伊川府左果毅都尉。

    这几年,我虽屡次建功,却每每被张易之兄弟打压,以至于不得寸进。

    前些日子,我听到消息说,张易之打算把我贬去山南东道……我知道十九哥有手段,所以想请十九哥为我谋划,助我留在洛州。不知十九哥,可愿意助我吗?”

    山南东道,也就是后来的湖北地区。

    虽经衣冠东渡,南方已不再是不毛之地,但相对于豪门贵胄子弟而言,那仍旧是蛮荒。

    想想看,当年太子李显就是被贬去了山南东道。

    杨承烈不禁眯起了眼睛,看着杨执一。

    “卅七郎,你怎知我能帮你?”

    杨执一顿时笑了,“十九哥可知道杨再思?”

    “你是说,那个和六叔公同名的原武羊吗?”

    杨承烈在愣了一下之后,旋即露出了恍然之色。

    这个‘原武羊’,并非弘农杨氏族人,虽然他一直希望,能够被纳入杨氏。此人是原武人,名叫杨綝,正好和杨雄的一个儿子同名。这个杨綝是凭借明经科中举入仕,后来听说自己的名字和弘农杨綝相同,立刻改了名字,叫做杨再思。

    不过,杨氏子弟称呼此人,大多会以‘原武羊’而代之

    证圣元年,也就是公元695年,杨再思拜凤阁侍郎。

    这,完全是靠他自己的能力做到,其中不泛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他的才干。但是,在神功元年,也就是公元697年,突厥可汗默啜向武则天求取丰州等六州降户。当时,宰相李峤坚决反对,但杨再思却认为,契丹作乱尚未平息,不宜拒绝突厥,于是再三劝说武则天,令武则天同意将数千帐降户交给默啜。

    也正是因此,默啜实力大增,更有了去年入侵河北道的举动。

    为此,武则天万分恼怒。

    她是皇帝,但很多时候,对局势的判断需要手下的人呈报分析。

    凤阁侍郎本就承担着这一责任,但正是杨再思的错误判断,使得武则天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这件事以后,杨再思不再受宠,更被贬为左台大夫。

    杨承烈不太清楚杨再思的这些经历,也不了解他现在是什么官职。但是他记得这个人,因为当年杨再思改名的时候,被许多人笑话,杨承烈也听人说起过此事。

    “卅七郎和那个原武羊认识?”

    杨执一点点头,轻声道:“这些年,张易之兄弟对我打压甚重,若非杨再思暗中照拂,说不得我就被张家兄弟给害了。虽说杨再思这人胆小,但是人脉却很广。

    他前些日子偷偷告诉我,说十九哥将为洛州司马,行洛州团练使……我听说后,也很高兴,更希望十九哥能护我则个。若十九哥愿意,则我伊川府兵马必听从调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