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就是不稳定因素。

    所以,杨守文觉得,这羁縻州的制度,其实并不完善。

    据说唐太宗登基之后,对蛮夷和胡人一直怀有几分畏惧。他即担心这些胡人蛮夷进入中原,会造成不稳定;同时又觉得,胡人和蛮夷既然归附,也不能不去接受。

    于是,他创立了羁縻州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稳定了当时的局面,但同时……

    杨守文把奏疏写完,按了印章。

    他正要唤人进来,却见桓道臣匆匆跑进了大帐。

    “总管,叛军开始集结了!”

    “哦?”

    杨守文闻听一怔,旋即醒悟过来。

    “看起来,那甘罗是要行那困兽之斗了。”

    粮食没了,粮道断了……

    身后,是毒虫猛兽肆虐,毒瘴蔓延的不毛之地。

    想撤退,几乎是不太可能。甘罗手里,现在没有了粮草,唯有背水一战。他只能向前走,击溃官军,夺取县城,然后才可以稳定军心。否则的话,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杨守文道:“这甘罗,倒是有些魄力!”

    说完,他站起身来。

    “传令,擂鼓升帐。”

    桓道臣立刻领命而去,片刻后,蔺亭大营中,战鼓声隆隆,号角长鸣。原本平静的军营,顿时沸腾起来,人喊马嘶,喧嚣声此起彼伏……

    正如杨守文所猜测的那样,甘罗没有退路了!

    撤兵?

    如果没有那千里不毛之地,如果粮草充足……就算不充足,能予以维持也行,甘罗绝对会选择退兵。可是现在,粮草被一把大火几乎烧的干净。一顿早饭之后,军中已无半颗稻米。如此情况下,士兵们如何长途跋涉?又如何去通过那不毛之地呢?

    还有,如果竹子岭被唐军偷袭的话,他们退走,还需要面临唐军的阻击。

    甘罗不知道会有多少唐军等在归途中,但他知道,想要安全撤走,几乎没有可能。

    所以,唯有前进!

    只要击溃了官军,就有一线生机。

    他记得以前在中原游学时,曾听过一个典故,叫做破釜沉舟。

    今日,他也要效仿那些唐人的典故,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也唯有这样,才有出路。

    所以,甘罗点齐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未等他抵达官军大营外,远远就看到,官军的旌旗飘扬。

    万余大军,列阵在蔺亭平原之上。

    弓箭手,弩手以及抛石机等大型器械,在阵前排列整齐。

    杨守文不是特别精于兵事,但也读过不少行军打仗的书籍。特别是在西域见识了六出花阵法之后,杨守文在洛阳时,专门研究过这方面的内容。而桓道臣更精通这六出花阵,于是在他的帮助下,万余大军设立六军,成六出花之状,加上中军,共七军组成了一个圆阵。

    甘罗也下令,命兵卒列阵。

    他远远的观看,发现唐军的大阵,就如同一朵盛开的六出花,给人一种诡异的感受。

    那飘扬的旌旗,在风中猎猎。

    万余官军肃穆而立,看上去令人心惊胆战。

    甘罗见状,也不敢贸然发动攻击,于是下令一支兵马先行试探。

    那支叛军冲出大阵,便扑向了唐军。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斗将之说。伴随着战鼓声响起,叛军齐声呐喊,气势汹汹扑来。

    杨守文端坐马背上,横枪立马在大纛下。

    “传令下去,方他们入阵。

    命涂山龙且战且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