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我之前让你打听书塾的事情,你还跟我打马虎眼?”边平灵白了他一眼,“你们几个年纪又不大,能够读书的都送进去,我就不相信了,这么多人,就供不出一个读书人?我也不要求你们个个考状元,只要有一个能够考个秀才、举人,我们大家也能够往上走一个阶层。就算我们这一代人更换不了门庭,到了我们的下一代,难道还不会有希望?”

    “你们都不是小孩子,这种简单的道理难道还不明白吗?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做好了准备,把梯子准备好了,我们的下一代才有机会往上爬。”

    “你们总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女、孙子还跟自己一样,只能种地吧?”

    “我不是看不起种地的,但你们自己回忆一下,当年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若是家里条件好一点,子孙后代的日子会不会好过一点?”

    “你们再看一个那个裴少爷,虽然我不清楚他为什么会带着老娘来乡下过活,但你们想啊,他们都落魄成这个样子了,还能在乡下卖地、读书,他们原本的家族是个什么情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家再落魄,也比我们强。”

    ……

    李二一脸羞愧:“大嫂,我是怕你白花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庄稼人,哪里是什么读书的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

    越说,声音越小。

    他是真心觉得,他们家没有人会读书。

    如果不信的话,看一下里正、族长家就知道,他们哪一代没想办法送人读书?

    可是有用吗?

    原本好好的日子,就因为要供一个读书人,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还供不出一个秀才,白瞎了那些银子。

    边平灵差点气倒:“所以,我之前跟你们讲了那么半天都白讲了?读书的好处,还要我再重复一遍吗?我问你们,镇上的帐户先生,有几个不认字的?稍微有点本事的人,有几个不认字的?我不敢说,所有认字的人都能够过上好日子,但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大部分人是不是读书人?”

    李二嘟囔:“隔壁村的穷秀人也是读书人,过得还不如我们。”

    边平灵:“……”麻蛋,就不能不要老盯着那些“失败都”吗?

    读书不一定出头,但不读书就一定出不了头。

    就算是上辈子那样的年代,读书都是寒门走向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更不要这个时代了。万般皆下口,唯有读书高,真当这句话没有一点含金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