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澜州人,故而中秋这一天,天蒙蒙亮就有人提着祭祀的东西在河边点起蜡烛焚了高香。

    华初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初城人,可父亲是按着初城的民俗在河边火化葬进河里的,因此这天早上她也早早起来,准备好祭品同原玳一起到河边去祭祀了。

    祭品准备了两份,一份是原家的,一份是景家的。

    红日初升,从河面吹来的长风拨开柔软的柳絮,摇晃了插在岸边的烛火。原玳看着摆好的祭品,想着往昔将军府祭祀的排场,颇有些自嘲的笑笑,“老祖宗看到我这祭品,多半是要骂上一句不肖子孙了。”

    华初闻言,回头撇了她一眼,点着香不紧不慢的说道,“要骂你早就该骂了,何况去年的与今年一般,又有什么好说的。”

    “活着的人不过是想告诉死者平安,又不是求什么,心诚就好。”将手中的香插到松软的泥土里,华初敛眸,话语如同她铺散的长发一般柔软。

    “去年……”原玳的手一顿,抬头去看她,“你也来了?”

    “嗯。”华初轻轻的应了一声,从鼻尖溢出的声音轻的几不可闻。

    只是这么一声,却听得原玳五味杂陈。去年这个时候,她的死讯已经传遍九州大半年了,这个人只怕也是以为她死了。那她,又是用什么样的身份怀揣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这里焚香的。

    未亡人……吗?

    想到这里,她望着华初满满都是心疼。原玳眼底的东西,作为自小就熟悉她的华初,是不可能看不到的。扭头,不动声色避开了对方的目光,华初倒上祭祀用的酒水,清淡的说道,“既已嫁做原家妇,总不能不尽孝道吧。”更何况,原玳的母亲和爷爷,将军府的所有人,自小就待她十分的好。不止是因为原玳,单单就这份情谊,她也应该这么做的。

    原玳站在她身旁,看着她始终平静的脸色,动了动嘴唇,却始终只说出了两个字,“华初……”

    祭祀回来的时候路过将军府的那条长巷,华初走在原玳的身旁,眼尖的看到路过巷口的时候,原玳背着满满的东西顿了一下。不用多想,华初停下了脚步,扭头问道,“要不要进去看看?”虽然官府把将军府暂时封了,可是原玳要进去,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听到身旁小女人的问话,原玳摇了摇头,道,“不了,我们回去了。”那里,已经没有她任何留恋的东西了,她现在唯一在意的人就在她身边,只要跟着她就能找到家,为什么还要进去呢。

    华初闻言,看着她有些犹豫。原玳见她这幅表情,笑了笑,伸手牵过她的手,拉着她往前走,“走啦,快点回去给我做饭,我饿了。”

    “……”微凉的手心被一个温暖的手掌包裹,是记忆里十分熟悉的温度。阳光洒满长巷,华初抬头,看着这个走在自己身前牵着自己手的人,看着她高高束起的长发,手上用力,紧紧的反握住了对方。开口,冷淡的应了一句,“吃吃吃,你今天出门的时候不是吃了好多个包子吗?那么快就饿了?你还真是越来越能吃了。”

    “能吃是福。”走在前面的人摇晃着脑袋,煞有其事的说道。

    华初看着她这般的小动作,抿着唇轻笑,明明心下是乐的不行,可偏偏语气却故作刻板的说道,“能吃是猪。”

    “……”原玳闻言,扭头看着华初,勾着一双凤眼,握着对方的手,可怜巴巴的说道,“那你是不打算养我了吗?”

    华初被她这样的表情弄得一愣,巷子里人来人往,这般亲密的动作让她微红了脸,挣扎的想把自己的手抽掉,华初一脸别扭的说道,“你不是找了一份工么,有工钱了你就自己养自己。”

    “可我工钱太少,养不活自己。”原玳死死的握住了对方的手,让她根本挣扎不起来。

    到底是练过武的人,只轻轻一用力,一个柔软的女子如何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