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原本打算说话的汤一海,顿时如同上了锁一般,严严实实地闭上了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就连他身后的两个汤家女儿,都无不惊恐地瞪大了眼,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毕竟对于她们来说,圣旨是何等遥远的东西。管家组织着下人好一阵忙活,然后才小心地将传旨的人迎了进来。
从应天府一路到北平,这传旨太监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但是没谁能小瞧了他,他们都定定地看着他手里的圣旨。
在这个距离应天府很远的地方,汤一海根本就没见过圣旨这玩意儿,也没想到有一日圣旨能宣到这里来。这一瞬间,汤家父女的脑子里想了很多东西。他们甚至想到了,圣旨里会不会是让燕王立即成婚的呢?汤家父女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传旨太监朝朱棣微微躬身,算作是行过了礼,随后他便笑道:“是好事。”说罢,他便一整手中圣旨,面色一肃,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长亭于西安助秦王扫清白莲教众,功绩甚重。”后边便是一长串的赏赐单子。到了末尾,那太监还笑了笑,道:“长亭好好读书。”说罢,太监顿了顿方才又道:“这是太子添上的。”
敕令,多是作封赏所用,有时还作告诫之意。
陆长亭顿时哭笑不得,他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么一道圣旨,他还当是与那汤家有关呢,但是仔细一想,若是与汤家有关,圣旨也不会下到燕王府来了。
不过今日陆长亭算是领会到了明朝的祖传大白话圣旨。
因着洪武帝很是不喜长篇累牍、酸文假醋的奏疏,还专门制定了“奏对式”,以纠正这种在奏疏里写废话的行为,在奏疏改良后,圣旨诏令也跟着得到了改良,自洪武帝开始,圣旨便开始流行大白话的形式,以保证哪怕是诏告天下,那些没什么文化的百姓也都能听懂。《大诰》里便曾写了这样一段介绍:哪怕你不曾见文书,不知道,这文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啊!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
陆长亭领旨的当口,还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
其实令后世人记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朱棣的一道大白话圣旨。
朱棣不知道陆长亭在想什么,见他朝自己看来,便也对着陆长亭淡淡一笑,顿时带出了夸赞的味道。
太监将圣旨交至了陆长亭的手中,而后他身后便有人开始大箱小箱地往里头搬东西了。这传旨太监又笑了笑,道:“里头书不少,太子给的。”
陆长亭再度哭笑不得。这朱标到底是多么的实诚啊,说要督促他读书,便当真半点水也不掺。
朱棣等人也听清了那太监口中所言,朱棣表面虽是仍旧笑着,但心底却有些嫉妒。长亭太过优秀,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身边无一亲人,还要辛苦照顾他人的长亭了,如今长亭身边半点也不缺喜爱、照顾他的人。越是这样想,朱棣心中便越是不痛快。
倒是那汤家父女此时已经呆住了。
汤芸对陆长亭很是嫉恨的,嫉的是他能得燕王笑颜相待,恨的是这人太不给自己留颜面。但她嫉恨归嫉恨,实际并不将陆长亭放在眼中,毕竟她是日后燕王府的女主人,这人充其量就是燕王身前的一条狗,她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汤一海也是如此想的,他早早便听过陆长亭是燕王男宠的传言,对于阻挡自己女儿道路的人,汤一海当然没什么好脸色,他甚至都想好要怎么对付陆长亭了……
可是一道圣旨当着面砸下来,这是在告诉他们,这位陆公子不仅与燕王关系亲密,还与秦王关系甚笃,这也就罢了,他还能得皇上赏赐,好吧,就算赏赐不稀奇,那太子都亲自关心他,这该是何等荣宠?谁人能敌?怕是有些不受宠的皇子,都难得太子这般关照……这汤一海和汤芸的满腹算盘,都被一道圣旨给砸了。
他们再看向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