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隔绝土石的体外波动也为之消散,四面压力骤增。

    刚刚鬼兽那一撞,竟是把“息光遁法”加持的土遁之术给破了!

    只一瞬间,余慈便从如鱼得水的状态,转而被密实的土壤岩层困住。幸好他此段时间,修为增进,自然外烁,将周边土石推开极微小的一段距离,否则土遁被破的刹那,他可能就要被压成肉泥!

    “还有这一招?”

    余慈不信邪,还想通过“息光遁法”脱身。可现实就是,他今天下午才刚刚修炼此法,远远称不上纯熟。在鬼兽的干扰下,包括四面土石的强压下,他试了两次,都是失败。

    鬼兽的撞击仍未消停,以其强大的冲撞力量,余慈已经感觉到,他与鬼兽之间这层土石,几乎是给撞得酥了,再撞几下,说不定就要崩塌。

    可在此时,撞击却是停止了。

    余慈微愕,但绝不会错过这机会。他再次启动“息光遁法”,周围土石的压力依然存在,对遁法的运转造成影响,余慈也不能保证气脉流转无误,但他这回却是另辟蹊径,从遁法九个基本势中,唯一一个静止的势子入手。

    先前余慈已经试验过,静止的势子远比不过前面八个移动的势子爆发力强,可是在积蓄力量、稳固状态方面,却要远远胜之。

    余慈运使之下,内腑的压力丝丝累积,影响元气运转,在体外慢慢形成一圈独特的波纹。不过数息,身外忽然一轻,土遁之术的效力竟然恢复过来,余慈的身体自然与岩层中丰厚的土行元气相互沟通,土石压力不再。

    更奇妙的是,随内腑压力增强,之前感应到的外烁力量更加明显。在此静寂之地,余慈感受得更加清楚,那外烁的力量隐约也有方向可循,似乎是……

    那飞动八势?

    余慈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息光遁法”的正确用法,即以“静势”蓄力,同时串联气脉,与那“飞动八势”相连。“静势”便如大坝蓄水,“飞动八势”则是规划好的河道,前者蓄得越多,在河道内的冲击力便越强,效果自然就越好。

    他意念流动,转眼将八个动势存思一遍,也就等于是考虑了多个方向的脱身方案。在此过程中,他虽未真正移动,但内气流转变得圆融,感觉中似乎在慢慢抹平动静转换时的棱角。

    便在余慈迅速适应这感觉的时候,眼前忽有光芒透进来。

    土石的密封性依然完好,就是前面被撞酥的地方,也不至于透光。余慈心头一惊,内气差点儿又出了岔子,他眯起眼睛,却看不真切,随后切换到鱼龙的视角,却惊见鬼兽小半个身子竟然都没入这边崖壁中,竟是又重施故伎,化为火焰形态,破壁入石。

    以鱼龙目见的情况,这一次的转化,可比之前那回要快得太多了!

    这算是什么遁法?

    余慈见了鬼兽几回,可从未见到它有这么一招。

    不敢再耽搁,余慈心念一闪,便要动静转化,向后飞退。偏在此时,耳畔响有微声:

    “小子,注意了!”

    这是诸老的话音。不知那边山腹中老头用了什么手段,能将声音传到这边来,但显然这是一种单向传输的模式,诸老没有半点儿与他相互交流的意思,只是以急促的语调说话:

    “你要注意了,鬼兽三根牵心角皆断,怕是抵挡不住罗刹幻力……”

    后面说什么,余慈全没有听到,概因火光已经蔓延到身前,还原成具体轮廓,说不定就是鬼兽巨大的嘴巴,事急矣!

    他运用“静势”积蓄的力量在这一刻决堤而出,以遁法自生的外烁趋势轰然逆流,即使是余慈操控技巧不熟炼,有一部分浪费掉了,但仍有可观的力量转化为“息光遁法”九大基本势之一的倒跃之势,哧声喷发。

    余慈身形蓦地虚化了,周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