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一定要把市场方面的供求情况搞清楚弄明白,这样就能很好地做出对应选择,紧俏了就多种,滞销了就少种,价格不好销路不畅的少种或者不种,但也不能紧俏了全都种成一类,其他的也要相应种上一些,免得到时候滞销一时卖不出去烂掉坏掉,总之一句话,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供需情况,灵活调整种植种类和数量,不能搞绝对化,也不能啥都一样,要分得出紧俏和滞销,视情况而定。第三,要及时掌握各方面情况,避免出现消息闭塞闭门造车的情况,一方面要与农技部门搞好关系打通必要关节,有什么消息能及时获得,以便于相机行事,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拓展外部市场,不一定非要拘泥在本土当地市场,以它为基础慢慢拓展可以缓冲和替换的市场,以便于降低滞销的风险。第四,要坚持品牌化发展公司化运作,不要人家做什么跟着做什么,人有的要做得精巧精致,人没有的要探索尝试,庆隆这边之所以失败没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造成了严重的同类化竞争,你种什么我就种什么,你不种的我也不种,你哪样种多了我也跟着多种,唉,总之就像蚂蚁一样,你学我,我学你,你追我赶,你我一样,到最后好了大家一起好,不好了大家一起跟着完蛋,这就是没有创新和选择的后果。所以,你想种大棚搞发展,就要坚持‘精品’意识,规模不在于大而在于够用可控,品种不在于多而在于质优价廉,还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比如播种、施肥、喷药、锄草、防病、温湿度控制、采摘、翻耕,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要细致扎实,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效益。当然,有些情况,我还是听专家和领导们说的,我感觉说得有道理,便悄悄记了下来,后来也听镇村干部说过,我们这边的大棚项目以后就靠一两个大型农业公司来发展运作了,当地村民可以以土地、存款和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成为股东,不再零散发展,而是要以公司化规模化整体运作发展,所以,你们那边也会纷纷效仿和发展起来,你可能是第一个带头干这事的人,应该占到了先机,会有不错收益的!但我要奉劝你一句,不要想着为全村人谋福利,你可能也知道人多心不齐,我们这边的深刻教训到现在历历在目,所以参与进去的人多不会是什么好事情,反而会带来灭顶之灾,什么是商机,那就是商业秘密呀!想到了赚钱的好门路,不要急着向外张扬显摆,先拉几个可以信任的人悄悄干起来,等有了收益,再给其他人分享经验,但绝不要试图拉拢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都挣到钱了是好事,但万一有人亏本一定会把怨气排泄到你身上,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到好处试图巴结拉拢关系,弄砸了反倒怪你拉拢吃亏。所以做人要实在一些,别整天喊着要为谁谁谁谋利益,人家不见得会理解感激你,先把自己的事弄好,如果有能力再想着帮别人,但不要抱有‘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心思,凡事点到为止,对自己留有余地,始终留出后路给自己,这才是最明智的人。我见你老实憨厚,怕你遭人暗算,才会掏心掏肺地说这些实在话,看你们村主任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我猜不是有什么急事,就是见捞不到好处一个人偷偷溜走了,什么托付不托付的,那些都是借口,明知不会有结果,所以才将你一个人留下,如果你不信,可以回村打听打听,说不定村里人已经在嘲笑唾骂你了,肯定在骂你不知天高地厚,一个人逞什么能不行了就滚回来之类的话,这是一定的,这么多年过来,我听说过的多了,看那张介绍函我就能看出你们县农牧局和榆林镇领导对你们是啥态度,呵呵,他们不会不知道这边的情况,龙窝村那边的事妇孺皆知,难道你们那边与世隔绝了?呵呵,看起来是有人故意使坏,想看你们的笑话。小秦,你别以为我在这里胡乱造谣,你再详细看看这介绍函上是怎么写的,看过你就知道了。你还傻乎乎地说什么要为村民谋福利谋发展,这事不该你来管,连农牧局和镇政府都是这样的态度,你又何必自取烦恼越俎代庖呢?把你自己的事情弄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别管太多,吃力不讨好。”
秦如海掏出介绍函详细翻看起来,谁知刚看完,就生气撕掉了,被气得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刘萍也看到了那上面的内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