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人美酒,每日沉醉温柔乡之中,横竖吴王山高皇帝远,管他不着。

    放纵的结果就是吴王给他的弄够十万大军三年粮草的事没办成。

    这不,眼见着日期将到,才着起急来,只得临时大肆搜刮。他心里倒也明白,吴王父子可都不是善与之辈,其心狠手辣,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手段他都是亲眼见过的,真要有什么事犯在他们手里,自己十条命也不够赔的。原本天下之大随便找个地方,大不了逃到北方去,起码生命无忧。但当初像吴王父子投诚时他曾被迫服下一种毒药,解药自然握在那对父子手里,他若贸然逃走,没有解药,也是一个死。

    他手下的不少弟兄也都服过毒药,而且有的家眷还在吴王父子手里。所以即使被抓,他们中的很多也不得不为了家眷而选择牺牲自己。

    他到如今这种地步,也是进退两难。

    ……

    这次的收获还是蛮大的,查获了不少军事物资不说,还探得吴王的计划、查到江南不少吃里扒外被吴王父子收买的官员。至于那首领和他手下无恶不作的歹徒,自然是依法处置,给全城老百姓一个交代。

    被收买的官员大多数都已在林如海的控制之中,还不至于手忙脚乱。

    林如海的身子还未完全康复,便又埋头公务之中,林黛玉劝了几次,不中用,也只得寻思着给他多弄些灵药补补。五王爷也沾他的光补了好些天,看起来洪光焕发,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的。

    不久,吴王身边德高望重的相国薨逝,吴王也便彻底与朝廷撕破脸,发檄文,以清君侧的名义大举向扬州进攻。他这话说的好笑,既然是清君侧何不直接发兵北进,倒在江南辗转,其用意不言而喻。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即使是吴王属地的百姓也都是喜欢安定生活的,贸然发动战争,连他们都不喜,更遑论其他地方被无辜牵累其中的了。

    林如海和五王爷早就把靠近吴国属地的老百姓迁移至别处,如今除了守城的为数不多的将士,都已是空城了。吴王为谋逆之事已经秘密准备了多年,一旦发兵,便来势汹汹,又从高处沿江顺流而下,占尽地形上的优势,硬碰硬虽说不至于输,但到底是要吃些亏的,。因此林如海、五王爷商议之后,打算暂避其锋芒,不与其面对面对峙僵持。

    他们命人在每个空城外都挖上陷阱,不下埋伏,吴王带人来攻,便打,多少得让他们吃点亏,打完了就跑,无须恋战。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此几次,待吴王士气倦怠了,己方在带精兵语气决战,定可一战而胜,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再者,人在顺利的环境中往往就容易忘形。兵法又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拼的不止是两军对峙兵士的强悍,还有经济实力,粮草的供给,甚至是主帅的意志。

    主帅的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一个不起眼的想法都会影响整个战局,因此战场上将军可以冲动,可是冲冠一怒,但是主帅必须稳如泰山。他们故意一退再退,一则是拉长吴王的供给线,二则也是迷惑对方,让对方以为自己怕了他们,让他们放松,人一旦放松、忘了形,便容易出纰漏,只要有一丝纰漏,那么这仗打起来便容易的多了。

    有了这个打算,五王爷便稳坐高台,无论底下的将士怎么叫嚣,就是按兵不动。

    这次出征五王爷为元帅,他出征时带上了柳逸轩,林如海则坐镇扬州负责粮草的押运及后方的稳定。虽然相距甚远,但二人时有通信,一些大略的决定,便是二人一起商定的。五王爷有什么难以决定的事,除与儿子商议外,也都会写信问林如海的意见。

    “诶,你说,林大人是文人,没见过大世面也就罢了,怎么咱们王爷也胆小起来,敌军都指着我们的鼻子骂了,还让我们忍耐,这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老子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谁说不是呢,我们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