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兵士,冰此去,只带五千的一等兵士,足矣!”

    诸葛亮闻言忙道:“子寒且莫大意,虽然哗变者乃是二等的守备兵团,然分级制毕竟刚刚开始,两者间战力恐没如此巨大。”

    薛冰道:“这些兵士哗变时不是声称,战力相当,缘何扣我等粮饷吗?我便叫其看看,到底为何!而且这一战,不求尽灭此军,只需将其打的疼了,让这些人知道两支军团之间的实际差距,便可平息此事。”

    这般一说,诸葛亮亦道:“子寒说的甚是有理。另外可对二等守备军宣布,只要表现出色者,便可升入一等兵团。如此,兵士们有了目标,还可带起二等兵团的战力。”说到此,诸葛亮面色一变,谓薛冰道:“然,若要如此,必须尽快打败哗变之军士。子寒只带五千兵,未免太少了些?”

    薛冰道:“五千足矣!”

    诸葛亮见薛冰心意已决,便道:“既然如此,子寒可点齐兵马,早日出发。以期尽快平定此次事件。子寒可还要何人相助?”

    薛冰点头应下,只道:“只请严老将军与我同行便可!”他却是为了找严颜为其领路,毕竟他对西川的地形,还不是很熟悉。

    众人商议完毕,遂禀报刘备。刘备闻薛冰只带五千精兵去时,惊道:“子寒未免太过轻敌?以五千兵攻二万,是否太过托大了?”

    薛冰道:“若非如此,怎能显示出两者之差别?”

    刘备沉吟片刻,只好应了薛冰的提议,命其引五千精兵,急速赶往巴郡,粮食后勤,沿路补给。薛冰遂领命而去。

    刘备见薛冰退了下去,谓诸葛亮道:“子寒此去,军师瞧此事可定否?”

    诸葛亮道:“子寒此去,当可平息兵变之事,只是不知须耗时多少时间。至于这主事之人,据严老将军言,这范统平日里并未显示出什么才能,应该不是子寒之对手。”

    刘备闻言,这才放心,遂笑谓诸葛亮和庞统道:“多亏诸公为我出谋划策,我才可于此安枕无忧!”

    诸葛亮与庞统齐道:“此乃属下之责。”……

    却说薛冰离了刘备府中,与雷铜告别,见其走远,对左右吩咐道:“走,去军营!”策马扬鞭,奔军营而去。

    成都内守军五万,其中有四万是二等守备兵团,一等兵团只有一万屯于成都城中。庞统所言的三万军,却是将附近几个训练营中的一级兵团全部算了进去的。薛冰一路急奔,不多时便来至军营门外。

    警戒兵士见数骑奔来,立即将其拦住,喝道:“军事重地,闲人免进!”薛冰闻言一愣,这才想起这条还是自己特意要求的。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军营,便是高级将领也不行。除非是手持兵符,前来调动兵马,才有权利进入。而军营中的主事也是定期轮换,并不固定。而且这些主事将官只有训练的权利,没有调动的权利。这也是因为经过裁减之后的一级主战兵团人数较少,根本无法进行分配。干脆便将这些士兵的调动权给集中了起来。只有在战时得到授命的将领才可以调动一级兵团。

    薛冰此次来的匆忙,竟把此事给忘了,暗道一声:“倒霉!”便欲回身去讨要兵符!

    恰于此时,营中主事李严行了出来,见是薛冰,笑道:“薛将军怎的来了?可是来看训练状况的?”

    薛冰回头,见是李严,道:“原来是正方。”然后道:“我非是来看训练,乃是巴郡有变,我特来调动兵马,以便明日出兵。”

    李严闻言,皱眉道:“将军可带兵符?”

    薛冰道:“来时匆忙,忘却此事,正欲回身去讨要兵符。”

    李严道:“公可速去,我且于此为将军安排诸事,待将军取兵符还,即可调引兵马!”

    薛冰道:“如此,劳烦正方了!”言罢,便欲回返。

    李严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