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环境。标准星上的所有物质资源都按照蓝图分布,以保证用户可以照着图纸开采资源,从而在星球建设的初期更加顺利。根据型号不同,标准星上会有形状和分布随机,但总容积jīng确一致的海洋凹槽,可以在交付使用的时候按用户要求向里面填充水或者其他生态作用物,但在标准星的仓储阶段,它们里面都是空空如也的。标准星也有基础大气,但这种基础大气不会用来维持生命,它们仅仅被用作产品检测:检验大气模型,全球风洞效应之类。一旦标准星要交付使用,基础大气就会被抽走,按照用户需求更换新的大气。
根据型号不同,标准星有一百多个品种:这还是粗略分类,仅涉及星球的物理参数,不涉及生态参数,因为标准星上还没有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标准星所有的一切。
这些死气沉沉的标准殖民星毛坯被引力凝滞力场固定,仿佛货物一样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宇宙角落,大小和颜sè几无二致,简直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填充水环境和大气,并且投放基础生命之前,它们只有土黄sè一种sè泽。
制造这些民用星球的人在广大附庸种族里的诗人口中有个浪漫的名字:塑星师,而看管这些星球堆放场的人也有个浪漫的名字,他们被诗人叫做:群星守望者。
上述两个诗一般的名字分别对应车间主任和库管,因为工作地偏远而且平rì只有各种自动设备相伴,被公认为帝国最苦逼的两大职业,没有之一。
标准星在什么时候才能看上去更像一个生命摇篮呢?
在军部相关负责人接到下级文明的预约申请之后。哦,这个负责人在诗人口中被称作“牧星人”,不过帝国内部对这些负责人公认的称号是售货员,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叫10086——因为大部分星球申请报告都是通过数据网提交的。
当有下级文明向帝国提交了民用型殖民星领用申请之后,就会有专门的后期加工组接手一张“定制订单”,由于绝大部分希灵使徒有更重要的军事任务,因此这些加工组里一般没有希灵使徒,而由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附庸文明派来的务工人员组成,我们把帝国的殖民星改造设备和技术交给他们。这些后期加工组根据订单要求,从标准星储备库的上百种粗坯中领取一颗星球,随后就好像装修公司对付毛坯房一样对这些粗糙的星球坯胎进行加工:jīng调星球重力环境,增加大气层,按比例启动星球毛坯的基础物质循环,然后投放那些经过改造、不会对即将到来的用户产生生态毒害的第一批生命,这一cāo作环节通常有生命女神教的成员帮忙,他们能用丧心病狂而且毫不科学也不魔法的神术来催化生命,在几天之内给半个星球都铺上会员皮肤。接下来星球上的生态组会彻底更新两到三次,完成基础生命群向完整生态圈的转变,并为迎接住户做好准备。在一切加工完毕,生态圈可以稳定运行而且物质循环能够自持之后,这颗“标准星”就可以换上“殖民星”的铭牌了,塑星师或者说车间主任,会亲自给它授予一个出厂编号,并在星球赤道附近给殖民星打一个长一百公里宽六十三公里的防伪钢印,钢印内容包括星球型号、检验员、出厂编号及rì期以及一个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最后随成品星球一起交到住户手中的,还有一个包含使用说明和质保证明的晶片以及一张随机的帝国皇室人物明信片——最后这个仍然是浅浅的主意,意义在于如果你凑齐了我们全家的明信片就可以获赠电炒锅一个。
我tm死也想不明白有本事定制将近二十个星球的世界领袖要tm一个电炒锅意yù何为,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们因此间接拯救了隔壁z市的光明家电厂……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此你就知道身边有个浅浅,我每天经历的那都什么事儿啊!
根据以上流程,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尽管帝国有这样那样的先进技术,可以量产化,甚至流水线一般地制造人工天体,但生态殖民星却由于其特殊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