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雄赳赳气昂昂,接受百姓欢呼。
现在化为乌有,人家李九说了,长安城外献俘,城们都不让进。主持大典的宰相,都是他的熟人:太子少师许敬宗,同东西台三品;西台侍郎上官仪,同东西台三品。
许敬宗没的说,关系相当的铁,同穿一条裤子。朝堂诸多政敌,给爷俩取绰号,叫作“戊戌合流”,取姓氏的谐音。因为那年戊戌月,爷俩互相勾结,诬长孙无忌谋反。
说来很凑巧,爷俩再次合作,扳倒宰相许圉师,牵连大司宪杨德裔,也是在戊戌月。武康得知以后,心里都是吐槽:你们这些渣渣,应该叫戊戌变法,或者宁汉合流。
而对于上官仪,两人关系尴尬,曾经也是朋友。也曾定下婚约,未出生的儿子,娶他未出生孙女,貌似叫上官婉儿。后来自己遭难,打入死牢斩立决,这个老不死的,跑去监狱退婚。
果断成全了他,当面撕毁契约,了结这桩破事。上官仪也因此,遭受流言蜚语,无情无义的污点,已经伴随终身。两家形同陌路,见面就会尴尬,曾听媚娘说过,老家伙恨武家。
起身媚娘更恨,想弄死上官仪,李九却拜他为相。某种程度上说,当今朝政大权,紧握皇帝手中。媚娘只能参政,没有决策权利,更通俗的讲,只是个女秘书。
如果所料不差,此次献俘大典,有史以来最寒酸,军乐队都没有。上官仪主持着,按照既定套路,代表皇帝陛下,首先训斥贼酋。义正辞严,声色俱厉,都是些场面话。
大概意思是:扶余忠胜、忠志,尔等包藏祸心,起兵反抗天朝。掀起海东纷争,指使生灵涂炭,你们该当何罪;倭国川岛皇子,呆在弹丸之地,吃喝拉撒睡呗,出来浪什么浪。聚集乌合之众,阻我大唐天威,你们该当何罪?
被点名的这些人,全部跪在地上,诚心祈祷忏悔,祈求天朝开恩。结果不言而喻,李九为表仁慈,全部诏书赦免。百济两位王子,连同叛军骨干,安排义宁坊百济馆,去找父辈团聚吧。
同时在修真坊,武康家宅对面,修建倭国馆宅。倭国川岛王子,包括手下将领,全部软禁其中。更匪夷所思的,明日香小公主,不再软禁名单。
也没处理方案,甚至没有名字,好像这小丫头,根本没被俘虏。武康表示不解,在报捷公文中,明明写了名字,怎么被勾去了?
眼角余光询问,见敬宗满脸猥琐,一时生无可恋。不用想也知道,倭女端茶倒水,朝廷已经知晓。估计举报的人,就是袁公瑜,这个老不死的。
然后媚娘吹风,说臀大好生养,批给爱弟做妾。李九也同意了,估计在他眼里,倭公主是垃圾。那照单全收,反正妾室很多,一只羊咱赶着,一群羊就放着。
按照既定套路,倭国百济战俘,全部打入奴籍。七成归司元(户部),分配到司平(工部)署,下发将作监等。或搞基础建设,或去兴修水利,做各种苦力活儿。
一成赏给大官,带回家做奴婢,而最后的两成,赏给出征将领。武康分了四百,全是倭国战俘,感觉十分头疼,因为连年出征,每次都赏战俘。长安洛阳的宅院,以及三百亩官田,早就放不下了。
家里没做买卖,也没用人地方,着实不好安置。以往赏的战俘,都会送给新城,在官田里劳作。上次北伐铁勒,分的战俘太多,公主田饱和了,她便送给长孙家。
武康思来想去,还是送给新城,任凭她处置吧。想送礼就送礼,想卖掉就卖掉,多少能换些钱的。这些外籍战俘,是奴婢的来源,很受人牙欢迎。特别是百济人,受新罗婢影响,唐人十分喜欢。
分配完战俘,开始论功行赏,将士军功文书,早就传给中枢。武康在文书里,不贪部将的功,还把自己的功,悄悄分给他们。不是情操高尚,而是战功没用,因为外戚身份,李九不会大赏。
与其白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