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给了兖州……搅屎棍的传统始终都在。
关东四师,第十二荡寇师驻屯豫州,第十三征虏师由张飞的右军改编,驻屯在兖州各郡国。整体只有六个团编制,常备营兵就四个营。
兖州的任城国、东平国这种微末小国被抹除,今后只有陈留郡、东郡、济阴郡、济北郡、山阳郡、泰山郡一共六个郡。
八十个县平均到六个郡,少一点的泰山郡十二个县,多的能有十六个县。
今后的郡,规模就在十个县到十六个之间,以方便郡一级管理;同时消减、合并各种小郡、小国,裁减官员职务。
第十四昭仁师是普通编制,由中军四大部督率领的中军吏士改编,同样六个团,有四个常备营兵编制,驻屯青州。
青州裁撤济南国、乐安国,所领各县析分给平原郡、齐国,因此青州只有平原、齐国、北海郡、东莱郡四个郡国。
徐州郡国边界不需要调整,本来就很均衡,魏延清理过的徐州没必要再进行多余的调整,按部就班休养就可。
因此徐州六十二县分隶五个郡国,准备迁徙贺齐所部武昌府兵转移到物产丰饶更为丰美的徐州,依次为基础建立第十五昭义师,也是标准的六团府兵,有四个常备营兵。
规划中的北洋水师目前就驻屯雒阳北部的小平津、孟津一带,能完成河东、邺都战事后就会向下游转移,为环渤海运输、出征辽东、朝鲜做训练准备。
等全部整编、安置妥当,在与魏国开战前会有五个近卫师、太子近卫师、三个加强师,两个水师,十一个标准师。
能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只有北方府兵编制的五分之二,五分之一留守本地,五分之二与征发的民役协助运输粮秣。
不计算汉僮仆从军,北方府兵有一个近卫师七个营、一个加强师二十一个营、北洋水师十一个营、两个标准师二十四个营能时刻驻屯前线,合计参战府兵能有五十三个营,近四万职业兵,七成披甲率,有三万甲兵。
汉僮义从部队规模会在五万左右,并有一支规模同样为四万的府兵为继军。
一旦前线常备府兵抓到战机撕开口子,这就是步骑十万的首轮攻击力量。
随后担任继军的四万府兵会紧跟着出发,作为继军这支府兵披甲率只有一半,追求轻装、机动力。
军队披甲率就跟装甲部队的装甲比例一样,极致的装甲率并不意味着极致的战斗力。
前线常备驻军、继军,这是五分之二的府兵,带着三五万汉僮部队杀过去……后面会有还有五分之二的府兵与征发的民壮、郡国兵跟进,进占粮道拱卫后背,并保证前线的补给。
因此灭魏的参战府兵约在十八万,汉僮义从在五万左右,临时征发的郡国兵规模也在五万左右。有轨车运输线路、以及前线仓储准备,前线、后方协助转运物资的丁壮规模极有可能突破三十万。
进攻山西可以走汾水,进攻邺城可以走白沟,这两条水路补给线节省了最少五十万的人力。
算上前期战争准备的各项人力支出……这将是一场全力以赴的决战,绝不会节省一丝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