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导播用无人机搜集数据。我给你们留下的无人机里有B号操作系统,可以改做科学研究使用,甚至能做气候数据采集做天气预报】。

    司徒澈见了大喜,顾不得研究发短信的电话号码怪异,直接问导播:“你能不能打开无人机的B号操作系统?何先生说那个系统能够做气候数据采集。”

    导播很惊讶:“B号操作系统?我看看……”

    他在电脑上鼓捣了一会儿操作平台,惊喜地说:“果然有!我看看,这里有空气温度、湿度、甚至有坐标经纬度,阳光折射度,还有周围光线的光谱比例分析!我靠!这就是一无人自动科学数据采集仪器啊!”

    “那就好,赶紧采集数据发过来。”司徒澈紧张地吩咐道,“不要耽搁时间!”

    十分钟后,无人机采集的数据发回给司徒家的那间会议室。

    科学家评委们人手一份,开始科学研究。

    无人机收集的数据非常庞杂,要在短时间内从海量的数据中得到有用信息,这就需要人工智能的帮助了。

    萧裔远向几个科学家评委开放了他人工智能研究的云平台,这些科学家可以直接把数据放到上面去跑程序。

    因此大大缩短了研究需要的时间。

    又过了十分钟,以前需要一两天才能出的分析结果出来了。

    那个得过物理诺贝尔奖的评委惊讶地说:“这真是太巧合了!”

    “你们看这些数据?!这种空气温度、湿度,再加上阳光折射的光谱分析,和坐标经纬度,让那个地方刚好出现了一个‘镜廊效应’!”

    司徒澈困惑:“……什么是镜廊效应?”

    那个物理学家评委耐心地解释说:“当你用镜子做墙,组成通道,就叫镜廊。如果你对镜子应用的巧妙,会在你的视角上出现盲点。”

    “视角上的盲点是什么?就是虽然在你面前,但是你就是看不到,所以叫盲点。”

    “当你把镜子按照一定角度摆放,就能让在某个角度的人看镜子的时候,出现视角盲点。”

    “刚才那个环境我们仔细研究过了,那里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光线的折射度正好形成了一个‘镜廊’,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既可以反射你身边的景象,也可以让你身边的景象成为一片空白。”

    “而温一诺和诸葛宜两人身边的人在那一瞬间出现视角盲点,温一诺和诸葛宜也正好走到这个盲点上。”

    “就连无人机当时也处于观察到盲点的角度,因此它拍不到两个人的图像,只能看见他们渐渐走入盲点,也就是渐渐消失的镜头。”

    司徒澈总算是明白了,他松了一口气,说:“那您的意思是,他们其实没有走远,还在盲点上吗?只是我们看不见?”

    “有这个可能。”那个科学家评委点点头,“但是这个盲点在哪儿就不好说。而且还有一点我比较疑惑,就是能天然形成‘镜廊效应’的环境条件非常苛刻,大自然中这种情况都极少出现,或者说几百万年中能出现一次就不错了,而且需要在那种完全没有被人类破坏过来的环境里才能出现。”

    “这里也不算人迹罕至,能出现这种环境,我还没想清楚是为什么。”

    何之初这时让司徒澈打开手机的免提功能,他直接给他打电话说:“……这种情况可能是人为的吗?”

    那几个科学家评委又互相对视一眼,很费解地说:“理论上说,一切自然景象都能被人为模拟出来。但是从现实上说,我们现在并不具有模拟这样环境的科学技术,所以,我们不认为这是人为出现的‘镜廊效应’。”

    “……只能说两位选手运气不好,正好撞上了这种千载难逢的自然景观。”

    “那到底在哪儿呢?那个地方说大不大,但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