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成为中国远古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

    关于“东夷”,《说文解字》说:“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段文裁注:“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从“夷”字的字形看,由“大”和“弓”组成。

    “大”字即人的正面形象,人负弓,表明了东夷族人最初以射猎为生,并具有尚武的习俗传统。所以《说文通训定声》说:“夷,东方之人也。东方夷人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会意。

    大,人也。”东夷人还以“仁”德著称,联系到在以后于这一地区产生的讲求仁德的邹鲁文化,可知东夷文化影响的深远。古代东夷族的领袖有太昊、少昊和蚩尤。

    太昊是传说中东夷族最早的领袖,现在也把“太昊”看做是东夷最古老的部落集团。

    少昊是古东夷族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亦被视为继太昊族之后兴起的东夷族的又一分支部族。少昊亦以鸟为图腾,在族源上与太昊大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少昊族的故地在曲阜,曲阜被称为“少皞之虚”。少昊族的后人封地如费、莒、郯,在今费县、莒县、郯城一带,鲁南是少昊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提到东夷族的首领,当然少不了蚩尤大帝。

    蚩尤是东夷族的又一个重要的部落。蚩尤曾一度是一个以武力强盛称雄天下的部落集团,所以东汉学者应劭说:“蚩尤,古天子。”

    自蚩尤之后,炎黄集团与东夷集团的关系日趋缓和,并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共同创建了最初的华夏文明。

    唐尧、虞舜之际,东夷族与炎黄族和平共处,他们的领袖轮流担任当时部落联盟的领袖。如尧为炎黄族,他担任部落联盟的领袖时建都于平阳,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境内。尧后舜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舜是山东济南人,河濒在山东定陶,雷泽在山东菏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所以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舜后炎黄族的夏禹担任部落联盟的领袖。但随着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观念也逐渐形成。夏禹利用自己的地位与权力,开始为自己的宗族谋利益。

    按照夷、夏轮流掌权的原则,夏禹应该在身后把权力交给东夷族的领袖皋陶,但皋陶死得很早。东夷族又推举伯益作为皋陶的继任者。但夏禹却暗地积极培植其儿子启的势力,以图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夏禹死后,启公然破坏了夷夏同盟,自己夺取了权力。

    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也就是说启杀伯益,自己取得了政权,开了世袭制度的先例。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度,即“选贤与能”,担任领袖。这是以后的儒、墨两家杜撰出来的一种理想的制度,而在历史的真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真正的民主制度应该是文化发达民智开启的先进时代的产物,在远古的蒙昧时代是无法实行的,而部落联盟内部部落领袖的轮流执政掌权却是可能的。这也是维护夷、夏联盟的重要举措。

    夏后启杀伯益建立夏朝后,东夷族与炎黄族的同盟宣告破裂,从此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夷夏之争。

    东夷族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们在文化上的贡献,不仅见诸于传说与史载,而且还得到了考古发现的印证与支持。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东夷族的文化遗存。将这些资料加以综合,主要有以下发明创造。

    弓箭是东夷族人最先发明创造的。弓箭的发明是远古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它使得狩猎经济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有一个质的进步。从传说看,《山海经·海内经》说:“少皞生般,般始为弓矢。”

    在陶器的制作方面,东夷人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

    大汶口墓葬中'出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