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廷推(1)


    熙宁变法时,强烈反对,但因为和王安石旧时关系不错,所以两人虽是政敌,但属于那种君子和而不同的政敌。

    王安石在朝时,没有为难他。

    但也没有提拔他。

    直到王安石辞相后,他才开始逐渐起势,元丰以来,历任国史编修、修起居注,右正言、翰林学士知制诰、权知开封府。

    元丰八年,进枢密直学士,为兵部尚书。

    赵煦即位后,改工部尚书,寄禄官升为朝议大夫。

    但这个人有大缺点——他严重缺乏地方州郡和路一级的履历。

    他除了早年曾在地方为官外,一直在中枢。

    虽然当过一年多的权知开封府,也做了一些事情。

    但这并不能弥补他资序上的缺点。

    所以希望渺茫。

    中书侍郎张璪,则没有出乎赵煦意料的,推荐了吏部尚书曾孝宽以及礼部尚书韩忠彦。

    这完全符合他的人设。

    在大事上,骑墙看风向,实在不行,就选一个不会得罪任何人,也不会有任何风险的选择。

    所以,这个张璪才会成为赵煦上上辈子,旧党撬动新党内斗的抓手——另外一个是已经出知苏州的韩缜。

    赵煦在听了张璪的推荐后,就意味深长的笑了一声。

    “这张邃明啊……”赵煦在心中摇头:“与乃祖张洎一样,都是蛇首两端之人。”

    这是张家人的常态了。

    乃祖张洎是这个样子,张璪还是这个样子。

    想当年,苏大胡子和张璪可谓是至交好友。

    就差斩鸡头结拜了。

    然而,乌台诗案中,对苏大胡子最狠不是李定,而是时任知谏院的张璪。

    那架势,都恨不得要将苏大胡子处死,拿他的脑袋祭旗了。

    反倒是,和苏轼关系渐渐疏远,甚至可能有了些小矛盾的章惇,不断为苏轼开脱。

    过去被苏轼天天骂的王安石也极力营救。

    而等到赵煦的上上辈子,元祐时代,还是这个家伙,在旧党上台后,就开始拼命靠拢,想要纳投名状,却没有想到别人根本不要他。

    利用完了,就直接给他扣了无数顶帽子,赶出了汴京。

    如今,这家伙也是一般。

    看到韩绛回朝后,深受信任,立刻就靠拢过去。

    这一年来,其在韩绛门下,做事勤勉,无论是役法检讨,还是青苗法检讨、罢废保马法、市易法,他都冲在前面,利用着自己熟悉新法的优势,协助着韩绛,做了许多事情。

    总算是洗白了一些。

    赵煦本来都以为他已经改邪归正了。

    现在看来,张璪依然是那个张璪。

    只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就是可惜了,苏轼写给他的那篇《稼说》,更可惜的是,那篇苏轼亲笔所写的文章,据说是用了草书而就,文学鉴赏价值极高。

    但却被张璪在乌台诗案的时候,亲自烧毁。

    若能保存下来,足可传世。

    千年后甚至足可成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想到这里,赵煦就忽然想起了,他在上上辈子听说的一些传说。

    貌似在元丰八年二月末,那个立储最关键也最危险的时候。

    蔡确和章惇在都堂令厅之上,对王珪发难的时候。

    传说是这么说的‘时宰臣韩缜、安焘、李清臣、张璪皆默然不语’。

    逼得章惇跳起来,直接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