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
币值,肯定远低于四川。

    史书上也有很多熙河陕西的钱脆的记载。

    所以,熙河当地的铁钱价值,在向宗回、高公纪没有去的时候,我个人假设,在15比1这个汇率上。

    注意,我依然用的是凌策说的大铁钱,而非小平钱。

    所以,向宗回、高公纪履任时,熙河路铁钱和铜钱汇率十五比1.

    而他们管的是熙河路的钱袋子。

    每年财政拨款,达到400-600万贯铜钱的熙河边防财用司。

    换而言之,在最开始,也就是元丰八年六月熙河当地汇率15比1.

    这意味着什么?

    汴京赚钱熙河花啊!

    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出现了。

    这也是熙河棉庄的盈利方式。

    在书里我已经反复说过了,熙河路在元丰八年下半年,开垦的棉田数量,其实很少。

    在整个元丰八年下半年,两人六月履任到十一月下雪,熙河路棉田开垦总数量,约在五万到六万亩之间(很多人最初只是象征性的应付了一下,没有多垦,包家、赵家比较捧场,多垦了一点,但这两家加起来不超过一万亩,所以才有了向宗吉带着王大斧垦地的事情)。

    这也是元祐元年,春季播种的棉田规模。

    但是……

    从元祐元年春天开始,熙河一下子陷入了棉庄狂热。

    为什么?

    因为套利空间被人发现了。

    因为,在元丰八年下半年,那些开垦出来的棉田,为了不荒废,很多人种了大豆、苜蓿、大麦、青稞。

    然后,所有人都懵逼了。

    棉花还没有收割呢,棉庄就已经赚钱了。

    向宗回、高公纪控制的边防财用司,用官价收购土地里的产出。

    因为在彼时,他们才是熙河本地真正的大地主。

    属于自己买自己的产出,所以很大方也很公正。

    直接按照朝廷政策来。

    相当于,拿着汴京的物价,买熙河的物产。

    大家在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看过这种情况,相信大家也能明白,这必然导致什么了吧?

    所有人都疯了!

    熙河的汉、蕃豪族,甚至吐蕃那边的溪巴温、温溪心才会这么铁了心,跟着向宗回、高公纪走。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利益。

    向宗回、高公纪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开始不在在铁钱里面掺杂质。

    所以,熙河的铁钱币值开始上升。

    在元祐元年春天以后,应该和四川齐平,达到10比1的币值。

    那,可能就有读者要问了。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用这些办法?

    答案是北宋对经济金融的认知很浅薄。

    司马光的‘天下财富自有定数,不在官府就在民间’,以及王安石的‘理财’之术,才是主流。

    而所谓理财,多数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加税或通过垄断方式获利。

    然后就是熙河地区的情况,非常特殊。

    这里的胡人数量,远远超过汉人。

    就连军队和武装,也多为少数民族首领所有。

    比如说包顺家族,常年是北宋在熙河地区的头号打手。

    多次作为主力参与战争。

    也比如说赵思忠兄弟等等。

    他们都是拥兵数千,上万的大首领。

    而北宋王朝对这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