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适当的减轻下强度。

    可郑英奇却不为所动,依然固执的执行着预定的训练大纲。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退出的高精尖表现倒是越来越好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有侦察营的受训兵做比较,他们反而不再是“训渣”,大概也是因此让他们充实了信心。

    再说说侦察营。

    侦察营的兵本质上是很优秀的。

    要知道,侦察营的兵,本就是一个师中最优秀的兵,而能被陆文国挑选过来的,哪个不是最优秀的?

    就如钢七连那会,七连的训练相比702团红三连这样的普通单位,那就是天地的差别!

    可这里的训练,相比侦察营的训练,又是云泥之别。

    因为在侦察营,你总有喘气的机会,可是在这里,只有不断的压榨,喘气无异于奢望。

    尽管郑英奇刻意的刺激着这些侦察营的受训兵,但日复一日高强度的体能压榨,还是不断有人承受不了而退出——到最后体能强训结束的时候,50个人,只剩下了36个人!

    陆文国本来是想刺激下这些退出者的,也好让他们奋发图强,但被郑英奇制止了。

    郑英奇让陆文国感受了下这边的训练后,陆文国唯有庆幸自己幸好被制止了。

    要不然,很容易把这14个退出的兵刺激出问题!

    就像郑英奇说的,我们这边是不讲道理的野蛮,被刺激多了的淘汰兵,心态会出问题,回了原部队后,绝对不能画蛇添足的再刺激,相反,应该对他们多一些理解。

    否则,兵就废了!

    以前的特种集训中,对于淘汰者的心态,特种部队方面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只管挑自己满意的兵,从不管淘汰者会遭遇什么。

    这样的后果,是容易毁人!

    被淘汰者都是优中选优的精锐,来集训的时候,得到了部队的欢送——灰溜溜的回去后,一蹶不振的人少吗?

    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由很充足:

    这是他心理素质不过关。

    好兵,就得经受千锤百炼!

    上级的失望、战友的不理解,却远不是旁观者几个理由就能让人“顿悟”的!

    具体到个人,真的不好受。

    所以,郑英奇很注重对淘汰兵的善后。

    就像现在的陆文国,接到了14个被淘汰者的同时,也拿到了14份满是各种分析、评价和成长方向的特殊档案。

    他翻着写的满满的档案,打心底佩服的说道:“我是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的门道——老郑,就凭这一叠东西,我叫你一声哥!”

    “注意形象啊!”郑英奇笑着打断了陆文国的敬佩,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陆文国甘愿上钩的诱饵:

    “老陆,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如何‘反特种作战’?”

    “嗯?‘反特种作战’?”

    陆文国眼前一亮。

    在不考虑大规模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信息化局部战争中,特种部队的作用被明显放大,各国特种部队的编制、规模都在加强扩大,装备质量和人员素质也都在不断提升。

    也就是说,一旦有局部战争爆发,普通部队面对的对手,就是神出鬼没的特种部队——虽然有特种部队的对手就是特种部队的说法,但战场上,哪支部队遇到敌特种部队敢说:

    我是普通部队,你们换个对手吧!

    所以,各级军官都在思考这个课题。

    军队的士官化,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但如何以“平庸”应对“精锐”,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就能解决的。

    作为普通部队中最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