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其实当年在邺城的时候他就思考过一个问题,在自己手下的能人智士们能够将大多数问题解决的时候,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当时就是他开始思考作为一个领袖存在的意义。

    乱世之道,开明之世。

    或许每一个拥有能够终结乱世能力的人,都会是开明的君王,因为在一统全国的路途上,他们见识到了更多,领悟了更多,懂得了更多。

    而刘备,如今也领悟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虽然并没有一次性为百姓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善,也并非攻占了一块地盘之后,刘备就能够发挥出手下所有人才的实力,让这块地盘上的百姓远离他们之前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

    但是他实实在在的让他治下的子民能够感受到每一段时间的进步,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提升在每一天中都是缓慢的,不可见的,但是当恍然过了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之后,回首才会发现,原来和一年前的生活已经有如此之多的不同,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而且因为在陈琛制定的计划中,教育成为了刘备集团最为重视的未来资源,刘备也深受这个观点的影响,落实到了,不能穷了教育,苦了未来,大力地支持发展教育。

    前段时间陈琛和他提的女校和冀州书院也都提上日程了,女校在邺城之中挑选了一处合适的闲置场所就进行重建,作为女校的基础,而冀州书院的地址则是往巨鹿方向挑选合适的区域去了。

    太行书院也由关羽收到通知之后,进行了更名,改为并州书院,并且在冬季过后,将会由太原府出资,在并州各郡先办并州书院中级分院,用以将教育更进一步地推广出去。

    青州在徐庶的整顿之下也开始恢复元气,徐晃也在青州附近的山脉之中找到了张燕,已经知道太平道国无望的张燕被送往邺城,见识到了他曾经了解的冀州百姓的生活发生的质变之后,他选择回到太行山脉附近,住进了一处小道观之中。

    开始温习道法,修身养性。

    也算是认可了刘备的观念和陈琛的政策。

    其麾下数万黑山军残党,愿意解甲归田的被安排了户籍身份,分插到各处去参与地方建设,拥有了新的生活,而愿意为刘备效力的,则是加入了青州军,成为了重要的兵源,也是刘备势力的生力军补充。

    “关于我们内部的信,想必大家多少都是了解的,因为实际情况都已经实施了,我想提一提我和其他几位宗亲的来往。”

    刘备微笑着。

    “景升与我书信来往最密。他在我让文若写了檄文公告天下之后,他就来信了。”

    “信中并没有太多的叙旧,只有一个承诺。”

    陈琛好奇地看向了刘备举起来的那份单薄的纸。

    “如果我能够拿下高句丽,那来日我军南下,他必举荆州相投。”

    嗯。

    嗯?

    主公这是办了件大事?

    陈琛原本还在思考着将来要是跟刘表他们碰上,刘表还没死的话,要顽强抵抗的时候,刘备会不会愿意痛下杀手,是否会顾忌宗亲之情,放任时机消逝。

    但是没想到在自己并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主公直接把刘表说动了?

    虽然说这种只是书信来往,到时候要是刘表不认账的话,他们也只能硬来,但是刘备能够让刘表这种人给出这种承诺,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而且不仅是景升,季玉也送来书信,请我们在剿灭吕奉先之后,从汉中入益州,将大汉恢复成原样。”

    第二个重磅炸弹,这两件事,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的。

    陈琛眨了眨眼睛,这消息更刺激了。

    如果到时候刘璋和刘表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