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起来,防止碰撞。

    接着,看了眼墙上,找到最小泛黄最严重的横轴楷书,摘下来擦掉尘土,卷起来系好。

    没用人造革手提包,吕冬找了个初中时的旧书包,放进包好的碗和盘子,再以破衣服填充。

    想了想,又找了些纸,按照100元大小,用布层层包好,又拿红绳子绑了一圈,塞进包里。

    卷轴有点长,放不进去,干脆找个包袱皮包起来,明天随身携带。

    今天没去西市场,吕冬拿出手提包里的黑方便袋,打开一股臭味冲了出来,也就是这两天时常受铁叔熏陶,不然非吐不可。

    暴晒的蚂蟥只晒死了,没干透,方便袋捂一天,臭了。

    只能扔垃圾桶里,好在可以直接去西市场问。

    收拾好,时间已经不早,吕冬早早躺下,但满脑袋都想着明天如何,一时半会睡不着。

    翻来覆去好一会,吕冬想通了,这种事除了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随机应变。

    实在不行,撤就是了。

    第二天,吕冬早早起床,洗漱过后,换上一身白球衣,特地找来家里记电话的本子,将大哥吕春的电话和呼机号牢牢记住。

    这是以防万一。

    就着咸菜凉水,啃了半块馒头,还不到六点,吕冬背上旧书包,包袱皮绑好横轴,蹬上自行车出发,直奔泉南城区。

    这一去,要么变成身家三四位数的有钱人,要么继续当个位数的穷光蛋。

    今天天气适合外出,云彩遮住太阳,东北风带来阵阵凉爽。

    出村南口,吕冬遇到早起锻炼的铁公鸡。

    “冬子,去哪?”铁公鸡手腕上挂着收音机,有激昂的音乐前奏在响。

    “早,铁叔。”

    吕冬笑笑:“去城里转转。”

    他骑车与铁公鸡错身而过,音乐中传来京剧唱腔。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吕冬蹬着自行车越走越远,听到的最后一句:“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天凉,顺风,吕冬斗志高昂,仅用一个小时多点,就赶到东外环车站,寄存好自行车,搭乘公交电车前往舜山文化市场。

    八点半,吕冬下车抵达舜山。

    这里跟以后变动并不大,吕冬曾经来过,又特意转了两圈,确定几个市场出口都通畅,专门将背包调整到胸口,一只手牢牢抱住,另一只手抓着横轴,来到仿古楼前。

    楼门口人不少,吕冬问了声厕所在哪。

    跟大部分老式建筑一样,小楼内部没有卫生间,要去东边三十米外的公用厕所。

    上完厕所,吕冬进入正大艺术品公司,今天来得早,一楼七八个人在排队,估计等待鉴定的人不少

    很多人手上拿着《太东周刊》,可见报刊宣传效果很好。

    这年代人们对媒体的信任度相对比较高。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即使大媒体,也会为五斗米折腰,各种软文和广告下限不要太低。

    吕冬还看到,有人从隔间里出来,摇头离开,对与正大艺术品公司合作不感兴趣。

    贪欲冲昏头的人有,谨慎的人也有。

    “冬子!”赵伟迎了上来,看到吕冬紧紧抱着背包,暗自点头。

    吕冬赶紧上前两步,略带不安:“今天人多?”

    赵伟笑着说道:“都慕名过来鉴定的。”他名为叮嘱,实则试探:“人多手杂,钱装好了。”

    吕冬拍了下背包:“放心,在这里面呢,丢不了。”

    赵伟这下放心了,拉着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