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满满一车厢货,说道:“吕总,感谢你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咱们都自家人,就别说这些客气话了。”吕冬笑着说道:“郭校长,东西都送过来了,你找人点点数,具体怎么安置,我可就不管了。”
郭校长笑着说道:“吕总,你先忙着,这事我亲自负责。”
吕振林不跟吕冬客气,也过去看。
李文越看眼郭校长,说道:“我咋都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郭胡子,会调到咱们吕家村小学来。”
郭胡子的外号,吕冬也听人说过,一是说郭校长常年留着上唇须,另一方面是说明他严厉起来跟胡子一样吓人。
吕冬说道:“有些熊孩子,就得好好管管。”
吕建仁晃荡着走过来:“你们小的时候,就没碰上这样的好老师。”
因为钉子就在这里上小学,当爹的吕建仁对严厉的老师,同样也有好感。
这年头,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老师严厉不算事,甚至揍孩子也正常。
像当年的乔卫国,同一天里,先是叫乔克力揍,因此而迟到,又让老师揍,回到家里老乔知道儿子叫老师揍了,认定乔卫国没干好事,接着又揍。
最后,乔卫国才跑到登封想要学武。
这可以说是一个缩影。
安装和规整运来的体育器材不用吕冬操心,干脆和七叔与李文越,围着新建的小学转了一圈。
小学校坐北朝南,进门就是一条直通操场旗杆的水泥路,二十多间校舍分布在主路两旁,最靠近传达室的这一边,就是办公区和功能区,有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仓库、图书室和阅览室等等。
阅览室比较大,还兼具另外一个功能——充当夜校。
如果需要培训文化知识和技能理论,可以在学校放学以后,放在阅览室里进行。
其余的,就是从学前班开始的教室。
学前班分为大班和小班,从这个学期开始,青照的小学正式更改为六年级学制。
以前的时候,泉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各县情况都有区别。
有的是六年小学三年初中,有的是五年小学四年初中,像青照这种地方,干脆就是五年小学三年初中。
从2000年开始,泉南正式统一了标准。
最后,看到各个教室里的吊扇,还有锅炉房与供暖的暖气片,李文越挺感慨:“咱上学时,可没这么好条件。”
吕冬点点头:“那时候教室连个炉子都没有,封北边窗户的塑料布和密封条,都得学生从家里找来,取暖都靠抖……”
然后,他给自个学习不好找了个强大的理由:“冬天冷,夏天热,叫人没心思学习。”
“你可散了吧,冬子。”吕建仁毫不留情的说道:“就你?给你空调和集中供暖,能考上大学?”
李文越不禁笑起来,大概有的人真不太适合读书。
农家子弟,读书走出去,最容易改变自身处境的一条路,但这不是说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是别的路更困难。
但冬子如今已经趟出一条路来。
李文越推了下眼镜,发小从小到大,所有的一切都看在他眼里,吕冬的路真的越走越宽。
最让他敬佩的一点,吕冬没有只顾自个,而是带着吕家村一起发展。
突然,有收音机的声音飘过来。
李文越循声去看,就见铁叔左手手腕上挂着个收音机,正走过来。
收音机里面,有一首熟悉的老歌。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男女老少一条心,鱼水难分一家人,哎~谁不说咱家乡好,得儿哟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