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套礼乐,日夜响彻庙宇之中。

    衣冠出行之事所奏的,也是这套专属礼乐。

    现如今,汉室才经历四代皇帝,除刘邦得立‘太祖庙’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享受庙乐。

    孝惠皇帝的衣冠出行,沿途尽是默然。

    至于先皇刘恭,更是死去已五年之久,却连盖棺定论都还没得到···

    现在,伴随着刘弘出场响彻社稷坛的,便是那套朝臣百官耳熟能详的礼乐——刘邦驾崩,太祖庙立后,专门为刘邦制定的礼乐!

    刘弘加冠之礼,却史无前例的没有奏相应的礼乐,反倒是奏刘邦的‘太祖庙乐’,其意图也是一目了然。

    ——朕虽年幼,亦太祖高皇帝苗裔!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刘邦是我爷爷,我说啥就是啥!

    这样强硬的态度,惹得祭坛下的朝臣百官纷纷不满起来。

    “陛下何至于此?”

    “此不顾功臣体面矣!”

    交头接耳声刚响起没多久,刘弘那独特的嗓音,便从祭坛之上传来。

    “冠者,礼之始也。”

    “天子临朝,当行加冠之礼,而后大婚,再后亲政。”

    庄严的说出这段周礼当中的规定,刘弘话头一转:“然今吾汉祚,多苦宗亲未壮。”

    “太祖皇帝诸子,代王为今存世最长者,不过二十有四。”

    “朕躬以为孝惠诸子存世之长,亦年不过十六。”

    “非常时行非常时;唯江山社稷计,尊太后诏谕,朕方以此为壮之年行加冠之礼,以全礼法。”

    隐晦的为自己提前加冠给出解释,刘弘复又补充道:“且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加;此皆圣王也。”

    “朕德薄,不敢自比文王、成王;然文、成圣王之德,朕当效之,以报先祖。”

    言罢,刘弘微扫一圈,见众臣面上未有不满,方回到祭坛中央。

    太后张嫣跪坐于刘弘身后,代王刘弘、奉常刘不疑,以宗室‘长者’的身份,对坐于祭坛中央。

    便是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太祖庙乐悄然停止,专属加冠之礼的礼乐响起。

    刘弘,也伴随着礼乐之身,缓缓走到了祭坛中央,刘恒和刘不疑之间的位置。

    “臣等恭迎陛下,唯陛下作威作福,长乐未央~”

    在坛下众臣起身拜喏声下,刘弘缓缓跪坐下来。

    “天子加冠~始~”

    谒者一声唱喏,祭坛侧的侍郎便手举托盘,走了上来。

    “一加布冠~”

    随着唱喏声响起,刘不疑恭敬的拿起盘上布片,将刘弘束起的发束盖住,以绳系紧。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介尔景福~“

    唱喏声结束,刘不疑又将刘弘头顶的布冠取下,放回托盘。

    “二加皮弁~”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又一声唱喏,一顶弁冠带上了刘弘地头顶,同样被刘不疑取下。

    “三加爵弁~”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俱在,以成阙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

    反复数次象征意义的戴、取之后,唱喏声终于稍稍高昂了些。

    “终加赤冕~”

    “显先皇之光耀,承皇天之嘉禄;天命王者,福泽九州;千秋万年,与天无极!”

    直到此时,刘弘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