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牧所率领的西路军,柴武有新的命令!

    “大将军可有急令?”

    没等那斥候开口,秦牧便有些按捺不住的快步上前,目光灼灼的望向那斥候。

    见此,那斥候面色不由一滞,心中不由暗道:“大将军所言果然不错。”

    “卫尉秦牧骤然贵姓,虽略通战阵之事,然终归年齿尚幼,脾性急躁······”

    暗自对秦牧做下一个‘不够沉稳’的评价,斥候便也暂时放下心中的思绪,对秦牧拱手一拜。

    “禀卫尉,大将军言:东路曲周侯、隆虑侯所部东路军已重夺武州塞,马邑之谋得成;待明日,大将军所在中军便当全力固守马邑。”

    “不数日,胡便当以马邑之守备奇之,故大将军以为,卫尉当早做准备。”

    “大将军言:若战事无有不虞,胡当复攻马邑三日,而后思归。”

    “然武州塞已为东路军所得,胡欲归而不得,或趋兵以向善无,攻善无而得粮米辎重。”

    “大将军意,自西路军分关中卒五千,于三日后日暮之时潜入善无,以保善舞不失。”

    “及西路军其余部,则于涔山东段潜驻,若善无不稳,则无须再行潜伏时,直出涔山以援善舞;若胡无有强攻善无之举,西路军则当于七日之后自涔山东出,沿五路山东进武州塞,以解东路军之困。”

    言罢,那斥候又是一拱手,不等秦牧给出答复,便开口道:“大将军之令,末将已尽数带到,若卫尉无他事,末将便告辞。”

    见秦牧下意识一拱手,还没有完全从柴武那一长串命令中换过神,那斥候便果真如其所说那般,头也不回的离去。

    看着斥候潇洒离去的背影,秦牧却并没有顾得上考虑太多,只反复回味着斥候方才那番话语。

    “支援善无······”

    “驰援武州······”

    ··················

    长安,未央宫。

    与绝大多数朝臣百官想象中所不同,此时的刘弘,并没有再将大半注意力,放在正紧张进行着的马邑战役之上。

    一开始,刘弘确实对前线得战况翘首以盼,恨不得还没开打,柴武就发回‘已经将敌人全部歼灭’得消息。

    在得知大军正式进入战场之后,明明远在前线以外数千里之远的刘弘,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但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情绪平复之后,刘弘也大概想明白了。

    ——无论自己再怎么茶饭不思,废寝忘食,也终归不能对最终结果起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影响。

    说到底,在大军正式从长安启程的那一刻开始,刘弘能为此次马邑战役做的事,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剩下的事,都有专门的官员会安排妥当。

    如粮食辎重、后勤保障,有少府夜以继日的赶制,而后发往前线。

    关中乃至于代、赵之地的协调工作,也有当地官府,以及丞相府配合着处理。

    除了极具迷信色彩的‘日夜祈福’,刘弘能为前线将士做的,也就只剩下全然地信任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做出一副对马邑战役志在必得,甚至隐隐有些‘不重视’的姿态,实际上也能让长安朝堂揣揣不安的氛围稍稍安定下来一些。

    想明白这些事之后,刘弘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也就放在了政务之上。

    ——太阳离了谁,都照样会转;只要太阳在转,皇帝就得跟着转。

    很显然,一场马邑战役,并没有能让汉室中央正常的运转陷入暂停,作为一个勤政得皇帝,刘弘要做的事非常之多。

    除了每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