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将军的职务;

    ——材官校尉舒駿被封为丹阳侯,升任为卫尉丞;

    ——郎中令栾布被封为俞侯;

    ——生擒匈奴折兰王的羽林都尉司马全旭被封为忠武侯,升任射声校尉;

    ——材官校尉司马何广粟获封为章武候,升任材官校尉;

    ——曲周侯郦寄溢封食邑二千户,加卫将军衔;

    ——飞狐都尉令勉获封彭侯。

    其他有功将士都得到了相应的赏赐,阵亡的将士都得到了抚恤。

    在得知阵亡将士的孤孀遗亲被欺辱之后,太宗皇帝勃然大怒,命令内史申屠嘉亲自审查此案,并颁布诏谕:只要是死于王事的烈士遗孤、遗孀,如果有人胆敢欺负、侮辱,那就按谋逆的罪名惩罚,不得以金钱或者爵位抵罪。

    几日后,长安城内就有三位彻侯,因为牵连入欺辱功侯之后的案件,被内史衙役拉至东市外腰斩。

    想起有功将士的亲人被欺辱,太宗皇帝感到十分伤心,于是又让少府制作了上万块牌匾,花了数十天的时间在上面题字,写的是:精忠报国。

    将这些牌匾给阵亡将士的家中送去之后,太宗皇帝又在北阙昭告天下:从今天开始,汉室天下,凡欺负、辱骂功臣后代的人,全部都按最严重的惩罚处理,且子孙万代不得废黜。

    岁初的大朝仪之后,丞相审食其因病告老,大将军柴武本该被太宗皇帝拜为丞相,但在核算敌首斩获时,柴武谎报人头五级,于是被太宗皇帝剥夺了赏赐。

    于是拜北平侯张苍为丞相,春二月,拜大将军柴武为御史大夫。

    春三月,匈奴来使,以马邑一战向汉室求和,大汉奸田丹却让匈奴单于冒顿用长宽各一尺二寸的国书,想要以此来羞辱太宗皇帝。

    得到消息之后,太宗皇帝只派了一个四百石的官员接见使者。

    匈奴使者惶恐不已,最终只能擅自将匈奴单于冒顿亲笔的国书,在长宽处各削去二寸,以长宽各一尺的国书上呈给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这才接见了匈奴使团,得知匈奴想要求和,太宗皇帝便说:听说匈奴人有把父亲的妻子当成自己妻子的习俗,这在我们汉家是有悖人伦的;

    如今馆陶公主在匈奴,冒顿也已经命不久矣,如果冒顿死了,难道还要让馆陶公主做冒顿之子的妻子吗?

    如果想要求和,就把馆陶公主送回来吧。

    匈奴使者于是提出赎回白羊王、折兰王及两部俘虏的请求,太宗皇帝便让少府令田叔去谈判,最终商定:匈奴献出战马一万匹,牛五万头,以换取白羊王、折兰王二人,以及两部俘虏五千余人。

    夏六月,馆陶公主被接回长安,随行宦官、宫女皆如故,唯有大太监田丹一人留在了匈奴,甘愿为蛮夷走狗。

    馆陶公主在长安百姓的拥护下进入了长安,在北阙外见到了父亲刘恒,太宗皇帝对馆陶公主心有亏欠,于是将隆虑县赐予了馆陶公主,作为汤沐之地,并把馆陶公主许配给了忠武侯全旭。

    在嫁给全旭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正武三年,馆陶公主生下了后来的阿娇皇后,全旭也因战功获封隆虑侯。

    秋七月,何姬生下皇长子和长公主,也就是后来的世宗皇帝、何长公主,朝中百官联名请求太宗皇帝册立太子,太宗皇帝以世宗皇帝年幼为由婉拒。

    秋八月,张太后颁布懿旨,册立皇长子、长公主之生母何姬为皇后,入主椒房,母仪天下。

    在被册立为皇后之后,何皇后的同母胞弟何未央也被太宗皇帝召入宫中,以亲自教导。

    在进入皇宫之后,何未央总是往石渠阁去跑,后来太宗皇帝下令求购天下的书籍,收回了淮阴兵书、太公兵法的残卷,并将拓印版放到了石渠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