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根本就不是陈晓晓值班,他歇班呢。他也不是大晚上的清理物品,而是趁着夜色,想把铁板偷出去。

    石涛认为不够认定工伤的条件,便向胡尤作了汇报。

    胡尤倒没说什么,邵伙桂气大了。“这是偷盗行为,坚决不能容忍!”便一纸通报贴出去,还对陈晓晓进行了一百元的处罚。

    谷芝康不顾在医院的陈晓晓,火急火燎的回到公司,找胡尤安排人去医院伺候陈晓晓。

    或许她上次尝到了甜头,也许是认为胡尤软弱可欺。胡尤不派人,她便在胡尤的办公室里撒泼打浑,不停的吵闹。

    弄得胡尤也没了办法,便派人前去医院护理了。

    邵伙桂听了更是生气,跟胡尤说了一声,便直接通知白灵,陈晓晓住院期间按事假处理。

    在陈晓晓住院期间,石涛接到总部劳资处李姐也就是李处长的电话通知。

    要求统计所有海市职工的个人信息,以身份证为准,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务必做到准确无误没有遗漏。

    石涛在邮箱里下载了模板之后,便着手此项工作。

    石涛忙碌了起来,每天办公室来往人员络绎不绝,石涛几乎都没有抽烟的时间,就连晚上他都要忙上一阵子。

    因为有探家的职工,要等他们回来,才能采集准确的信息。终于在二十几天之后,石涛才完成的这项工作,传回了总厂。

    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倒是有一件好事,让胡尤很高兴。

    商务局的王科长通知,外贸扶持资金一百万元批下来了。手续没有市发改委的那么麻烦,直接从市商务局拨付给了西徙公司。

    银行的第三批贷款还没有拨付下来,正是紧要关头,这笔钱让西徙公司又能苟延残喘一阵子了。

    石涛又到了探亲的时候。

    他先回了海市,照例又到公司转了一圈,看了看以往的同事。当然了,马娟那里他肯定要去,了解了一下常晓昶的近况。

    除了到办公室跟同事们打了招呼之外,这次石涛还专程去了趟劳资处。

    劳资处的李处长直夸赞石涛,提交上来的职工信息质量非常高,没有错误,还提交的比较快。

    石涛赶紧谦虚的道谢。

    他又独自回了一趟老家,发现父亲的病愈发的重了。他用三轮车带着父亲找邻村他的同学给看了看,同学建议他去县医院再检查检查。

    石涛听出来了,他的同学无能为力,便跟母亲和哥哥商量了一下,打了个出租车,直接去了县医院。

    给父亲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医生重新调整了药方,说是吃吃看,如果能够稳定下来,就按这个方子吃,有什么异常赶紧来医院就诊。

    石涛的心情很沉重,好歹父亲换过药之后,病情总算稳定下来。他陪着父亲,直到假期结束。

    石涛返回海市跟尚美见了个面,又去岳父岳母家道了别,匆匆忙忙返回了西徙公司。

    在石涛回来几天后,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

    发工资了,白灵自然是满心欢喜,人显得更勤快,脸上总带着笑容。这两个月,不管怎么说,胡尤还是按时发了工资。

    正当白灵一边码字一边滔滔不绝地跟石涛闲聊的时候,陈晓晓来了。

    陈晓晓本来还想在医院赖着不出来,可听说让他自费,住了三天院就回家养着去了。

    虽然伤口不小,但只是皮外伤,又没有伤着骨头,在家静养是可以的。

    拆了线,陈晓晓又休息了两天,便来上班了。

    这个月工资发下来,他一看工资条,傻眼了。

    他还以为跟上一次打架似的,给他按出勤计算工资呢,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