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京城刘晋的府邸内。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整个京城犹如一个火炉一般,热的让人难受。

    刘晋躺在自己的老爷椅上面,摇晃着椅子,整个人有些无精打采。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刘晋非常的忙。

    一方面是忙着准备科举的事情,又朝廷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李东阳身体不适,刘健年纪大了,谢迁是江南人,最后主考官这件事情就落到了刘晋的身上,全权负责弘治二十一年的科举考试。

    这可就考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按理说交代下去,按以往的规矩办就可以了。

    可是现在大明的科举考试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在弘治十八年的时候增加了东榜,加上原来的南北榜,现在也就是已经成为了三榜一起考试了。

    东榜这边包括了辽东、北方草原、西域、河中、南云、中亚、西北、南洋四省、黄金洲和澳洲等这些省份,地狱极广,参加科举考试的考试当中又有大量非汉人考生。

    可以想象一下组织这样的一场科举考试是何等艰难的事情。

    在没有先进交通、通讯技术的情况下,单单是沟通各地都非常的困难,更别说要组织这些来可以说来自全球各地的考生参加考试了。

    要知道从黄金洲这边来大明考试,单单是乘船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旅途之中的奔波劳累就不说了,关键是在海上还充满了风暴,相当的危险。

    其次,如此多的考生前来考试,其中不乏远渡重洋的、也有大量少数部族的,这该如何出题,录取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远远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科举考试如此简单。

    自古以来,举办科举考试它不管是为朝廷选拨人才和官员,更多的时候,还有传播皇恩、巩固国家统治和统一的作用在里面。

    以弘治十八年的科举考试来说,当年首创东榜考试,录取了大量来自南洋、草原、西域等地的考生为进士,给这些少数部族的士子安排官职。

    尽管才短短三年的时间,但是效果却已经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交趾、南洋、象林等地,这些少数部族的考生考上了大明的进士,成为了大明的官员,家族跟着享受到了荣誉和好处。

    自然而然的,大明在当地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同时也让这些地方的人对大明更加的认可,巩固了大明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也促进了大明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这一次是第二次三榜同时考试,并且第一次举办有些仓促,这一次弘治皇帝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办的漂亮,尽可能让更多的少数部族士子前来参加考试,并且还要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明统治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生活在其中的部族也是非常的多。

    大明天子他不仅仅是汉人的天子,同样也是生活在大明境内每一个部族的天子,大明境内的所有人都是大明天子的臣民。

    这话自然是不能光靠嘴巴来说的,而是要靠诸多的政策和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这一点,这才能够让更多的部族心向大明,竖立一统的思想和观念在里面。

    除了忙科举的事情,还要帮张懋这边忙征兵的事情,和科举考试一样,这一次的征兵,向大明境内的各部族开放了名额,目的也是和科举考试差不多,为了巩固大明对个地区的统治,促进各部族对大明的认同。

    这事情虽然是张懋在负责,但他有事没事就往刘晋这里跑,让刘晋出主意什么的,也是伤了不少脑细胞。

    “该出什么样的题目呢?”

    刘晋闭着眼睛,在头痛着科举考试上面该出什么样的题目比较合适。

    要说水平嘛,这自然是大明本土两京十三省的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