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得经过农机研究院的检验,这也使得农机研究院有了经费来源。

    只不过科研这种东西,从来就没有嫌钱多的时候,通过农机质量检验获得的经费,显然不能满足各个科研项目的需求,于是科研经费紧张,也成了常态化。

    未来国家还会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农机研究院下属会有7家全资子公司、12家控股子公司和5家直属单位,外加是十二个基地和一个农机物流园,一年营收近百亿。

    这也使得农机研究院的科研经费变得富裕起来,农机研究院也变成了集科研开发与装备制造于一体的企业。

    九十年代农机研究院,显然没有这么财大气粗,经过几轮经费缩减后,各个项目都缺钱。

    倪贵林作为农机研究所的一个博士后,此时正惴惴不安的站在院长办公室的门前。

    此时的倪贵林,心中已然泛起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他能够猜测到,自己所负责的项目,马上就要被砍掉了。

    倪贵林所负责的,正是棉花采摘设备的研发。

    这个项目刚刚被提出来的时候,就没有获得很广泛的认可,因为在领导看来,棉花收割机这种东西,并不是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有那么多人,根本用不着用机器来摘棉花。

    以当时的技术,美国的棉花收割机,采棉率虽然能够到达九成左右,但是杂质率偏高,却始终无法解决,就算是倪贵林延发出了跟美国一样的棉花收割机,但还得再建一个棉花清洗工厂才行。

    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不被看好,所以项目得到的资金非常有限,钱给的少,研发进度就比较慢,研发进度慢,钱给的就少,于是乎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近一段时间,研究院又开始缩减资金,倪贵林觉得,自己的这个项目,已经在劫难逃了!

    而在不久之前,倪贵林接到了院长的电话,让他去一趟院长办公室。

    倪贵林瞬间意识到,死刑的宣判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