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章越这个层次,信誉是最要紧的,除非从中得到的好处,要大于二者。

    信誉这东西,只有第一次没有第二次。

    儒家整天讲义利之辩,但从不考虑客观。在一个稳定的体系里,讲道义的人将获得最长期的好处。

    ……

    王安石先行离去后,章越骑马欲行,数名中书属吏急着来到向章越马前参拜。

    “恭贺章相公回京荣任参政!”

    几人一并下拜在马前,模样极恭。

    章越就任参政还有一番仪式,但这数名属吏急着前来参拜,便有认山头的意思。

    王安石这时仍是权势未衰,但身在中书的堂吏们非常有金风未动蝉先觉的意思。

    在中书为官,这些人的政治嗅觉很是灵敏,是能够见微知著的。

    “几位有心了!”

    这几人听章越这么说都是大喜一并道:“以后愿为相公执鞭!”

    章越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从宫中打马离去。

    在宫门口处,他看见了蔡确。

    蔡确手按缰绳在此,显然已是等了自己一会。

    蔡确如今是知制诰,知谏院兼判司农寺。从他身上一长串的官名,就知道他是天子眼中多么炙手可热的官员。

    但章越身为参政,以蔡确的官位也当下马给他见礼。

    可是蔡确在章越面前,没拘这些礼节,而是催马来到他的身旁,与之并骑。

    “回来了!”

    章越点点头。

    蔡确道:“回来便好,你我合当办一番大事的时候了。咱们好生谋划!”

    章越道:“师兄说得是,我正要去寻你。”

    二人边骑马边聊天,出了宫门即到了繁华热闹的御街上。

    临近岁末了,御街上仍是人潮涌动。

    距上元节灯会还有月余,但城门外却已是提前张罗起来,两扇城门新刷一层朱漆显得格外鲜亮,观灯的鳌山已是搭建起来,御街两侧的千步廊上穿着锦衣华服的官人仕女,彩棚露屋之中的摊贩兜售各色货物。

    在汴京只要你出得起钱,任何东西都买得到。

    章越与蔡确来此多年,已是习惯了汴京的生活,并喜欢上了这里。

    汴京这座城市没有排斥感,对异乡而来的人统统张手拥抱,接纳为一份子。

    这座生活着一百五十万人以上的城市,从早到晚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鲜事,在这里任何名重天下的人物你都可以见到,青楼楚馆里各等绝色佳人,可以满足你对女子的任何想象。

    这里的繁华远非章越与蔡确出身的福建路可比。

    对于这些,章越作为穿越者可以免疫掉一些,可他每次看见蔡确那双发亮的眼睛时,也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这也是为何他与黄履,蔡确交情那么好的缘故之一。

    共同的出身,也有共同的抱负。

    “官家今日说了什么?”

    章越看了蔡确一眼道:“你要窥测君意?让我泄露禁中语不成?”

    蔡确闻言笑了笑:“你不用与我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些道理。官家是不是问你改元之事?”

    章越心底一凛,蔡确知道这件事比自己还早?

    蔡确看章越神色笑道:“果真如我所料。”

    顿了顿蔡确对章越道:“此事是我密劝官家的!”

    章越恍然道:“好个持正,原来是你起意的。”

    蔡确道:“王介甫老了,失去圣眷是迟早的事。”

    “其余王禹玉不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