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坐在一旁的程颐,当初与章越不欢而散。辞别章越后,与兄长程颢一同在讲学。

    二人的讲学受到了文彦博等大佬们的资助,不过与兄长相比,程颐的讲学并不成功。程颐所讲众人都觉得很是迂怪,甚至引来嘲笑。程颐所讲远没有他兄弟讲那么通俗易懂,善于旁征博引。

    不过司马光却不断勉励他,称赞他力学好古,并认为他日后在儒学中的成就会胜过他的兄长程颢。

    确实程颐身上有一股劲,就是什么都要钻研透,契而不舍,甚至钻牛角尖的劲头。邵雍曾开玩笑地对程颐说,你说‘生姜是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也只得依你。

    他论政同他的读书做学问都是如出一辙,都是一板一眼,弄不得一点混淆。如今程颐听章越谈及孟子不由认真起来,他于孟子也是造诣很深,极为推崇。

    司马光道:「当初韩退之(韩愈)提出的道统论,是尧舜禹汤后孔子,孔子下孟子,孟子之后不传。」

    范祖禹道:「不过韩退之有接续道统之愿,他曾说过道统能有由他而粗传,人虽死,但此生已是无恨。」

    司马光一哂道:「不错,韩退之学问精深,著原道,欲粗传道统,但我看不足任之。」

    「孔子之下,唯有扬子乃真大儒也!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除了杨子还有何人?孟子与荀子尚不足比,更何况其余乎。」

    韩愈提出道统论后,儒家一直有争论,尧舜禹汤,周公孔子是没争议的。

    周公孔子之后呢?

    韩愈支持孟子,同时隐然以自己承孟子道统自命,而司马光认为韩愈不够格,甚至孟子也是不对的,他认为杨雄才有资格。

    章越明知故问地道:「十二丈所言的扬子,莫非是莽大夫扬雄,而非扬子?」

    这时候还是讲忠臣不事二主,一句王莽的大夫,便将杨雄定性了,你说几万句都没用的。

    司马光道:「士大夫尊君,贵贵,王莽虽篡汉,但已是天下之主,虽屈身未尝有什么不妥。」

    「反而是孟子,孟子称所学皆从与孔子,然则君子之行,应该先于孔子才是。」

    「但孟子云伯夷此人狭隘,柳下惠此人不恭,殊不知君子国家有道则出仕,国家无道则隐居,事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所以伯夷非狭隘也。而和而不同,遁世无闷,非柳下惠不恭也。」

    「此二者皆孔子为之,孟子否之。」

    「怎能言孟子承圣人之道呢?我看孟子不过是【鬻先王之道以售其身】之辈而已。」

    司马光不愧是大家,批评极有见地,一句话就是一条鞭子,鞭鞭见血。

    孟子说,伯夷这人看见君主昏庸,他就跑了不去侍奉,看见朝中都有小人就不出仕了。

    这个是不对的,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思想。如果你觉得国家不好,就要去建设他,而不是躲在远远地批评他。

    而柳下惠不同,他是君子,但他和而不同,什么人都往来,君子小人都相处得很好,什么事都能忍受,这也是不对的。看到小人就应该去批评他,斗争他,而不是接受他。

    司马光说孟子你这样说才是不对,伯夷非隘,柳下惠非不恭,这是他们的处事方法,而且孔子当年都是大力赞扬过的,你身为孔子的传道之人,连他老人家说得话也反对吗?

    章越听了一晒,司马光真不愧是原教旨主义者,孟子继承孔子的道统,却是提高和批评的继承。你司马光啥都抱着不放。

    章越只是道了一句:「十二丈言孟子鬻先王之道以售其身。」

    「其实我看来孟子云,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

    只

    有你做法有利于百姓,你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