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殿议后,章越,王珪,蔡确三人于侧殿歇息。

    内侍奉上茶汤。

    王珪捧着茶似开玩笑地对章越道:“不知陛下是否又召集贤留身,以便单独向陛下荐人了?”

    新任参知政事蔡确一旁听了别过头去,以免卷入两位宰相的斗争中。或许他们也是借着聊天敲打自己。

    不过蔡确也知道王珪对章越多次天子单独留身召对意见颇大。

    章越笑着道:“史馆,当年舒国公多次留身向陛下解释新法,我如今无二。”

    王珪笑道:“当年李文靖公(李沆)为相时从不留身奏对,时真庙问之,李文靖公坦然道,臣备位宰相,公事公言。密启者,非谗即佞。”

    章越轻哼了一声笑道:“史馆既是三朝元老怎不知庆历时守边大臣韩魏公,范文正公召回中枢,却始终不得单独奏对。”

    “是欧阳公向陛下倡议,范韩二公熟悉边事,且机密事不便当众讨论,故请留身奏对。只召一二人商量,此乃帝王常事。此乃先例,史馆又何必介然于怀。”

    王珪道:“可是我记得仁庙也说过,朕不欲留中,恐开阴讦之路。”

    王珪,章越二人说下去,蔡确也是心知肚明。

    这也是敲打自己嘛。

    留身奏对但一般限定于宰相和枢密使,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要留身,必须事先征求宰相的同意。

    同时经筵官也有留身的资格。

    留身奏事有一个好处,便是身旁没有修起居注的官员记录,如此也是方便君臣私话,隔绝耳目。

    章越任集贤相以来,多次受到天子单独留身,这体现了天子对章越信任。

    王珪对章越多次单独留身意见颇大,这也是一直的事。

    如今蔡确也升入执政有了留身奏对的资格,但两位宰相也是把话说在前头,你蔡确胆敢请求留身奏对,我们二人一起搞你。

    不久石得一步出道:“陛下请三位一并入见。”

    闻言蔡确神色一松。

    今日章越,王珪,蔡确三人同时留身,被称作留班。因为这是整个中书班子留下。

    如此就不必担心背着彼此在官家面前说小话了。

    官家对三名宰执道:“方才不欲在殿上言西夏进兵之事,以免外面误传,而今让你们三人留身便议此事。”

    “西夏从兴州再度起兵,声势极大,有外臣议论纷纷,以为中国无宁事。”

    官家意思是方才外头人多口杂。

    用兵之事,你们中书定下就好,不要告诉别人。听了官家之言,三人都是心底一暖。

    王珪道:“不知陛下意以为如何?”

    官家道:“卿且言。”

    官家也很不满意王珪向来都是不表态。他找章越留身商量事情,而不愿找王珪,这便是原因。

    正如他当年频繁找王安石留身一样,对方能毫无顾忌说出真知灼见来。

    不过官家也知道一直找章越留身不好,故而今日便安排了王珪,蔡确同时留身,免得宰执之间相互猜疑。

    但官家念在仁宗时,对方没有一言反对过立先帝为皇储,又觉得对方是实诚人。

    而章越见有王珪,蔡确在场,也是很谨慎。

    其他事还好说,但军国之事一旦出现错误,被王珪,蔡确二人传出去容易造成对自己沉重的打击。

    他凭军功入相,也可能因此起,而因此落。

    章越斟酌了一下用词道:“党项出兴州,多半是往兰州,天都山来。”

    章越还是尽可能地说一些,但不便说得太具体。蔡确比元绛更厉害十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