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知道薛向一两天的事情了。
薛向睁开眼睛对章越勉强道:“昔向为枢密副使,御史刘述、钱恺、刘琦,谏官范纯仁等,皆言我薛向不可为大吏。是章公在天子面前美言,向方得登位。”
章越道:“薛公干局绝人,如今……我真是为国所惜。”
薛向对章越道:“人固有一死,但此刻我忽思虑清明。”
“想到一事当年真宗皇帝言:“祖宗创业艰难,朕今获睹太平,与卿等同庆。”
“宰执称贺,唯独李文靖(李沆)停杯不饮。次日王文正(王旦)问其所以。
“文靖公道,太平二字,尝恐谀佞之臣以此为借口干进,今人主自用此夸耀臣下,如此忠鲠之臣何由以进?”
“既谓太平,则求祥瑞而封禅。若为之,必耗帑藏而轻民力,万而有一患生于意外,则何以支吾。”
章越闻言叹息道:“你是劝陛下不可封禅之事。”
薛向道:“此事一直我心中,但那日蔡持正与丞相商议,故不好反对。今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国家虽取凉州,但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还未至九十,切不可功亏一篑。”
章越道:“薛公远谋,吾所不及,我当谏之陛下。”
说到这里薛向长叹,不胜唏嘘地道:“可惜薛某不能见章公得成大功的一日了!”
“不见国家再度中兴之日,实在痛哉,惜哉!”
章越眼眶一红,挽着薛向的手点了点头。
……
章越离开薛府后心道,薛向一去,参政空缺,何人可以补上。
王珪心底当然有人选,那便是张璪。不过张璪与章越不合,肯定不能让王珪推人补上。
官家心底期许的人选肯定是吕惠卿。
抛开人品不提,吕惠卿确实有才干。连程颐也赞不绝口。
吕惠卿知太原时,程颐正好回乡省亲。程颐知道兄长程颢非常讨厌吕惠卿,故对左右弟子言道,我听闻吕惠卿这厮已久,他明日必定从这路过,我且一观。
哪知程颐等了一晚,也没等到吕惠卿。程颐询问旁人得知吕惠卿已过了,道旁左右人家也没有听闻。
程颐闻此感叹:“不用见了,我已是知道了。”
“吕惠卿此去一行数百人,马数十匹,但行于道中竟能悄然无声。驭众如此,可谓整肃。”
“无论天下人如何评价他,不掩其才。”
程颐回京特意与章越告诉此事称赞道:“吕惠卿真乃天下奇才,而丞相与吕有隙,仍能用之,颐更佩服之。”
章越闻言不由心底觉得好笑,只好道:“正叔,真可称君子矣。”
薛向去后,官家或钦点吕惠卿亦或章惇入京,出任参知政事。
这二人哪一个,自己都不能让他们入京。
自己人选也有那就是许将,许将因太学虞番案被贬出京,但官家对许将观感依旧很好。
章越要将许将调回京来补偿他。任何为我办事一时吃了亏的人,日后我一定会补偿他,这是上位者必须掌握的。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官场上背锅的官员一时被贬了,事后又被提拔就是这个原因。
可是薛向一走,自己在中书少了一个,唯有提拔沈括以替代韩缜了。沈括这人是有才干,但处理人际关系颇为颟顸,要他处置西北错综复杂的关系,怕是会出事。
现在民心士气已是鼓舞起来,在‘再造中兴’的名义下,任何对党项用兵的决策都会获得百姓的支持,所以章越不能在擅权出兵这个由头上罢韩缜。
特别是百姓们还不知朝廷与党项秘密议和的前提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