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兵可用。另外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驻军需要震慑周边胡族、西域各族,无法征调东进;瀚海都护府的驻军需要监视呼韩邪单于部、卢屠王部、左贤王部,也无法征调;安东都护府的兵马正在与鲜卑残部、乌桓残部对峙,也是一样不能征调的。”
“再有就是镇胡将军和乌桓豪帅蹋山两部,需要稳定辽东各地胡族,也是无法调动的。”
说到这里,陆军部尚书史曾观察了一下天子刘洵的脸色,只见天子刘洵若有所思,并没有表现出动怒的神色,心中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便继续说道:“所以眼下陆军方面能够调动的兵马很少。倭地邦国众多,再加上邪马台国,倭地方面可以调动的兵力至少在二十万以上!所以此番朝廷向东动兵的话,除了海军方面,陆军至少要调动八到十万兵马才可以稳住局面。只是这八到十万大军……”
陆军部尚书史曾的意思很明显,现在就算财政部可以拿出钱粮打第三场大战,陆军部在短时间内也抽调不出足够的机动兵力。
天子刘洵说道:“这几年来,各地郡国兵的换装之事做得怎么样了?”
早在三年前,天子刘洵就诏令陆军部扩大火器的产能,同时从河南郡开始,陆续在大汉各地郡国的郡国兵中换装火器,掀起了大汉军队火器化的进程。
只是由于火器化进程牵扯甚多,不但要广设工坊大力生产火器,增加相关工坊的数量和产能,还要对各地郡国兵进行轮训,毕竟火器作战不同于冷兵器作战。
所以几年下来,除了司隶和河南郡以外,也只有并州、幽州、扬州三地的部分郡国兵完成了换装,至于其余郡国的郡国兵依然还是冷兵器作战,并没有装备火器。
陆军部尚书史曾拱手说道:“启奏天家,经过陆军部数年之功,目前并州编有火器军三万,扬州有火器军两万,幽州有火器军两万。其余郡国的火器军数量不多,约在三、五千不等。”
这样的进程虽然已经算是神速了,但是在天子刘洵看来还是有些慢了。不过仔细一想也难怪,毕竟此时上到陆军部下到寻常将佐,骨子里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
毕竟此时大汉帝国的军队战力强悍,就算没有火器也依然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所以军中上下对于换装火器还是有着不小的抵触情绪的。
天子刘洵思索了一些,说道:“既然各地的火器军已经有数万之数了,那就将并州、幽州、扬州的火器军集结起来,出征邪马台国!”
陆军部尚书史曾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问道:“敢问天家,这东线大军一旦集结完毕,陆军部就要指定大军统帅。不过东线的情况有些特殊,不但有陆军出动,还有海军舰队出动,这大军统帅应由何人出任?”
此番出兵倭地,海军方面肯定是由海军部尚书杨辅亲赴一线指挥,换成别人的话,天子刘洵也是不放心的。
可是如此一来,海军方面主将的级别就太高了,陆军方面此时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都不可能去指挥海军部尚书。
可是对于陆战而言,海军部尚书杨辅又没有什么经验,甚至可以说是个白丁,所以这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了。
天子刘洵思索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便大笑起来,对中常侍耿国说道:“立即将大司马请来!”
陆军部尚书史曾顿时骇然。
很快,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便急匆匆的赶来,一番行礼之后,天子刘洵便开门见山的将东线邪马台国的情况通报了一番,而后便直接问道:“如今东线局势越发不稳,大军主帅尚缺一人,大司马可否为朕分忧,统领大军泛海东进?”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闻言微微一愣,而后脸色微变,而后大笑起来,说道:“臣居朝堂十几年,没想到还会有率军征战的机会!”
“这么说起来,大司马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