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字,附了条。

    于大林这才上山,叫了一众长工们,在林子里忙活起来。

    山上抓得着的都装了笼下来,还差上不少,于大林便按着当初放苗的顺序,去了二狗家。

    二狗子早年和他一起被抓了壮丁,可没他命好。没能活着回来。那二狗媳妇拖着三娃,活得很是艰辛。

    因着女红做得不错,从县城里接了不少缝缝补补的活。白天还好,光亮好。夜里只得借着月光做。后来做多了,眼睛都快看不清了。十个手指头,硬是叫针戳得血淋淋的。

    还记得当初他初到悦家家上做活时,他家大娃还领了村里十来个小娃们上去帮忙围林子,赤着手拖荆棘,看得他心疼不已。

    这才和做工的大伙商量,从东家给自己的口粮里,分些出来,给他们。如今想来,已成往事。那时他哪敢想,贫苦的小于村能有今天的富庶。

    大娃见着于大林来收锦鸡,可是欢喜坏了。叫着一众弟妹,帮着抓。

    “大娃,你咋不去蒙学?”于大林问。

    大娃憨憨的笑着,只说自己没那命,去上过两天,实再是坐不住。还不如回家帮着娘做些事。

    “读书认字,还真得看命。不过现在也差不到哪去,在家养鸡,一样能为家里挣些银钱。但是读书识礼还是要的,等你家小三子大些了,早早送去蒙学,再怎么着家中有个能识字的,还是好些。”

    四十只锦鸡,七八个人抓,扑得那些鸡上飞下跳的,好不热闹。旁边院的见了,不时的打听着,啥时候他家的也能卖了。

    于大林还老大不喜,骂了半晌。他就是见不得那些对东家起疑的。像东家这样的好人,那可是百年不得见的。还能骗了他们不成!

    将二狗子家的锦鸡逮了个干净。离开前,于大林道:“一会儿到我那结账。四十只,你要不要再数数?”

    “数啥数,当初苗买得少,就四十只。大林叔,我娘让我问您,这新苗是一会就能买,还是得等乡亲们都卖了这批,统一买新苗?”这可是他娘打买苗时就一直让他别忘了的。

    于大林被问懵了,也不敢自己做主。只说一会结账的时候,他会去东家那问问。

    送走了于大林,大娃高兴得不行。不过几月,就挣了三十二吊钱。一会结了账,拿八吊铜板还给村长爷爷,家里还能剩下二十四吊铜板!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银钱呢!

    “二十四吊呢!咱家也有钱喽!”

    大娃高兴得不行,脚边的小三子奶声奶气的问:“大哥,二十四吊是多少?”

    “很多!非常非常多!”大娃捏了一把小三子的腮帮子。

    “很多是多少?够买个糖葫芦吗?”小三子添着溢出嘴边的口水。

    “够啊!明儿大哥就去县城,给你们一人买个糖葫芦!”

    几个娃听了,欢喜得又叫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