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无宗族,只有一个同乡胡志收留他,就算给他钱,给他土地,他怎么能养活自己?我希望等他再年长一些,可以自保,再让他做打算。”

    “.....”

    陈暮还能怎么说。

    按照当时的儒家思想定义,陈暮的话才是正统。

    刘备的仁爱,反倒颇有点墨家的意思。

    不过这依旧是定义问题了。

    陈暮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反贼的儿子,就一定是反贼。

    他想说的是,我们是武旬的杀父杀母仇人,哪怕官军杀贼,是大义,不存在任何心理愧疚。

    但子为父母报仇,也是大义,不会因为你赡养过我,同样存在任何心理愧疚。

    所以把贼寇的儿子养在身边,是不符合孟子所言:“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这个理论的。

    毕竟谁也说不清楚你养的到底是狼还是羊。

    然而刘备也没错。

    反贼之子就一定是坏的吗?

    我施以反贼之子仁义,同样也符合孟子:“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这种较为狭义的恻隐之心。

    所以这种学术争端其实没啥意义,你说孔子,我聊孟子。我也聊孟子,你说孔子。

    说来说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到了最后,刘备看着陈暮,认认真真地说道:“四弟,我知你虽晓微言大义,却与三弟一样,较少对下属施以恩情,对百姓施以仁德。却不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若时时刻刻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兼济之心,是不可取的。愚兄衷心地希望你将来做的官职比兄大,对百姓施以的仁义比兄多,品德比兄更加高尚。先贤曾经说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必也圣乎”。连尧舜都难以做到的品质,这是我向往德行。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以我也希望你能在树立自己的仁义之心时,也能帮助他人树立;在思考自己的时候,凡事也能够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

    好家伙,自己反被教育了。

    陈暮无奈,只能拱手一礼:“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