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

    刘焉对此人起了杀心,派张鲁与张修前去讨伐。

    苏固被二人杀死之后,张鲁又杀死了张修,目前以督义司马之职代领汉中太守。

    此番截断各通道,就是张鲁在刘焉的授意下所为。

    但对外,他却宣称这是张鲁已经叛变。

    刘焉的套路其实很简单。

    现在朝廷诸公乃至天下,对于刘焉身为宗室,居然不想着营救天子,讨伐董卓而颇有微词。

    再加上之前就已经有过听调不听宣的苗头,很多人都怀疑他心怀叵测。

    但刘焉也有理由呀。

    看到没有,现在的汉中被张鲁占据,张鲁劫杀朝廷使者,这些事情都是张鲁干的,我刘焉都不知情,什么都不知道,不关我的事情。

    然而成都那边却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刘焉指派张鲁干的,张鲁只是刘焉推出去的一个戴罪羔羊而已。

    所以估计张鲁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很明白自己被刘焉当枪使,因此在刘焉死后,刘璋上任,就立即自立。

    当然。

    这一切都是后话。

    至少目前来说,张鲁还是很听话。

    不断地迁移长安周边的百姓往巴蜀输送。

    包括后来三国时期,益州与荆州为什么人口较多,相对比较繁华?

    就是这一段时间,从洛阳百万百姓,到了长安之后,又逐渐往益州与荆州迁移的缘故。

    关中去荆州一样是有道路的,从长安通过武关与库谷可以去南阳。

    作为历史的后来者,陈暮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一直在想的问题就是,如何趁着这个机会,挽救更多的百姓。

    让原本会死,或者会迁往汉中与南阳的百姓,跟着他去青州。

    倒不是陈暮圣母心发作。

    而是汉末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决定性因素。

    兵源、生产力、劳动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来补充。

    现在青州不缺土地,鲁北平原,鲁西平原,胶莱平原这三大平原区,养活千万人口都没有问题。

    所以在眼看汉末群雄割据时代马上就要到的时候,陈暮怎么可能不提前做好准备来应对?

    因此,实际上这次来长安,他大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觊觎上了关中数百万的人口。

    “趁着现在兵荒马乱,得多掳走一些百姓才行。”

    浩浩荡荡的奔涌的潼河边,两侧山岭入云,陈暮坐在紫影背上,仰望着连绵不绝的群山。

    冷风吹拂,却没有剿灭他的一腔热血。

    这次攻打关中,只要实现了争夺人口这个战略意义,那就是赚得最大的一笔买卖。

    至于刘辩。

    将来有的办法让刘辩“消失”。

    按理来说,要除掉刘辩的最好办法,就是关东军能打进长安,逼迫董卓拿刘辩做要挟,然后两个人同归于尽。

    陈暮相信,以董卓在历史上就有过废帝再杀皇帝的狠辣劲,是完全可以做出这点来的。

    只是想一想毕竟先帝待自己不薄,陈暮还是希望刘辩活着。

    因此陈暮才设计,这次关东军失败就以失败为结局。

    这样就不会把董卓逼得太狠,总归是能让刘辩活下来。

    将来再设计让吕布再当一次“孝子”,让阎忠想办法将刘辩保住。

    就跟当初的刘协一样,让军情司的人送走。

    送他去与自己的小老弟刘协作伴,只要严密看住他俩不让他们搞事,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