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杀,数量锐减了一半。

    很多人都说,古代战争军队极低的伤亡率就会崩溃,比例往往在10%-30%左右。

    然而这显然是一个谬论,实际上冷兵器军队之所以容易崩溃,固然有部分是因为承受的伤亡率较低。

    但更多的是“战场烟雾”的存在和通讯能力的提高跟不上战场规模的扩大,所以往往1-2万人规模的战斗更残酷,而十万人以上的战斗,突破一点就引起战线的崩溃了。

    简单来说,就是人数越少,如果遇到一个不错的将领,越容易在几千或者一两万人的小规模交战中死战,这样的战争就会越残酷,伤亡率也会更大。

    而人数越多,受限于通讯能力,一旦有一支军队受挫,那么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兵败如山倒,别的军队也会跟着一起崩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昆阳之战和淝水之战。

    一颗陨石能砸死几个人?

    结果因为各种原因,四十二万大军,被刘秀带着三千敢死队从侧翼进攻,直接就变成了全军大溃败。

    淝水之战也是如此,刘牢之五千北府精锐渡河进攻,苻坚前军后移,这个举动导致所有人都以为前线战败了,中军与后军瞬间变得无比混乱,连跟敌人接触都没有接触,直接演变为一场大逃杀。

    孙观的军队一直到50%才濒临崩溃,并不是因为这些士兵有多精锐,而是人数少,更方便指挥。再加上一开始前头有孙观的精锐亲卫顶着,这才能够支撑到现在。

    跟全军覆没,死战到最后一人的戚家军和白杆兵肯定不能比。但到达这个程度已经十分了不起,即便数曹操也赞叹这名将领很不错。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不是欣赏人才,而是毁坏粮草。当下所有曹军取出准备好的鱼膏油脂,点燃火把,开始焚烧。

    通天的大火瞬间燃烧了起来,很快一路向运粮车队尾蔓延去。只是由于车队实在太长,官道上密密麻麻全是马车,而且曹操还想着把运粮的牛马骡全都给带走,导致点火的速度十分缓慢,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点燃了一半粮草。

    “明公,敌人援军来了。”

    部将李乾匆匆来报,这里位于廪丘与鄄城的中间地带,报信的人是之前曹纯击溃的哨卡逃兵,这些人跑回廪丘或者鄄城报信,也需要最少一两个时辰,再加上敌人还得赶来,给予了曹操足够的时间。

    可惜的是曹操没有算到运粮的将领居然能够多抵挡他一个多时辰,不然的话,所有的粮食都得被焚烧干净,想到这里,曹操又觉得惋惜,不过好在大半粮草都已经处理掉,哪怕敌人能够抢救出来,数量绝对不会多,最终曹豹应该还是无法避免缺粮的命运。

    “撤军!”

    曹操站在山岗上,一声令下,他的军队也损失了接近千人,但战果很明显,焚烧了几乎陶谦军接近三分之二的粮草,而且还获得了数千匹运送粮草的驽马牛骡,即便这些牲畜不用来干活,带回濮阳,杀牛宰羊,就当犒劳三军。

    等他们走后,从鄄城与廪丘方向的援军这才姗姗来迟,来不及却追赶跑远的曹操军队,只能就地灭火,经过数个时辰的扑救,援军最终是成功抢救出来了约十万石粮草,挽回了三分之一的损失。

    只是这些粮草相比于现在孤军深入的曹豹军数量实在太少,只能供曹豹军二十天左右食用,因为除了战兵以外,军队还有大量的辅兵与工匠,实际人数要多于士兵人数。

    而陶谦才刚刚筹措了一批粮食,想要短时间内再想筹措第二批,难度非常大。原本计划是这一批粮草之后,两个月之后才会有下一批。

    这样加上曹豹自己军中还有一些余粮,在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因此这次粮草被毁,严重打击了陶谦的计划。

    两日后,听到粮草被毁坏的消息,向来以仁厚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