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陈暮就又道:“现在朝廷组建内阁,内阁的真正用途,你可明白?”

    司马懿想了想,试探道:“尚书台?”

    “不错。”

    陈暮说道:“未来内阁的阁臣,便都是执掌天下之大权。内阁首辅为丞相,阁臣为副相,后日初十,我将召开内阁会议,你虽不是内阁人员,可随我参议。”

    “多谢丞相!”

    司马懿兴奋不已,内阁将取代尚书台是天下有识之人都知道的事情,三公九卿虽不至于说名存实亡,但他们只能管自己分内之事,真正的大权必然是在内阁手里。

    如果能够早早参与到内阁会议当中,积累经验,恐怕本身就是一种政绩,将来升迁速度,自然要比普通入仕快得多。

    当下三人又寒暄了一阵,聊了一些事情,司马懿兄弟也没有多打扰,达成目的就离去。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陈暮心中冷笑了一声。

    司马防这个老狐狸,司马家八个儿子都比较出色,现在全都往自己门下塞,就跟八达历史上跟着曹家一样,打的目的恐怕就是想借着自己的力量让八达迅速起势。

    虽说历史上司马懿能够出人头地,离不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但本身司马家八个兄弟都在朝中为官,自然凝聚成了一股力量。

    像司马孚在高平陵之变前,就是掌管中央权力的尚书令,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与司马师一起协助司马懿诛杀了曹爽一族,为后来司马家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也许他们现在没有这个心思,但一旦让这几兄弟掌权,特别是司马懿,野心膨胀起来之后,谁又能知道将来他们会不会再来一出高平陵之变呢?

    所以表面上陈暮答应政治盟友司马防,接受了他几个儿子的投效,但至于会不会让他们升迁太快,掌控实权,自然是另外一回事。

    至少诸葛亮是自己的徒弟,同时还是自己的妹夫。

    陈凤今年已经25岁了,在泰山学宫当中追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谁都知道她心里只有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诸葛亮。

    大前年平了南阳之后,诸葛亮就回了一趟青州与陈凤订婚,最终于前年年初完成了昏礼。

    当时诸葛亮21岁,陈凤23岁。

    到今年的时候,外甥都已经快一岁了。

    在培养接班人这件事上,不选诸葛亮,难道选司马懿?

    两天休息很快过去。

    到了初十,总算该上班了。

    一堆国家大事还在等着自己去处理。

    一大早陈暮就出了丞相府邸,坐上马车悠悠地进了宫。

    现在少府府邸已经换了牌子,重新再造个丞相府成本太大,就先这么凑合着。

    顺着青石板铺的石砖进入洛阳皇宫之后,就直奔云台去了。

    云台就位于西宫南面,离皇帝寝宫很近。

    这里以后就是内阁办公的地方,当陈暮去的时候,在洛阳的内阁成员基本已经到齐。

    一等录事尚书,也就是副丞相,只有荀攸一个人在。

    因为沮授在关中,田丰在河东,荀彧在冀州,唯独荀攸跟着刘备平定辽东之后就回来了,目前本职是新任少府,兼上将军军师、乡侯、内阁一等录事尚书等职务。

    二等参议博士外放之后就自动卸任,所以除了外放的华歆、孙乾、氏仪、简雍四人以外,其余董昭、毛阶、王脩、邴原、孙邵、崔琰都到了。

    不过二等参议博士并不意味着少了一些,因为之前说过,如果地方上政绩优异,就会被调到内阁来,算是一次政治进修。

    今年就有五人进了内阁为二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