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不可能回洛阳,所以今年过年他都是在汝阳县过的。

    天空飘着小雨,诸葛亮出门的时候天色还未亮,青石板铺的城池街道上人烟稀少,他穿着一件蓝稠缎棉衣,打了一把雨伞,身边就只跟了四个随从就出门。

    上了马车之后,车夫扬起鞭子,车辆就咕噜噜地往城北方向而去。从北城门离开,约五公里外,就是浩浩荡荡,波涛翻涌的颖水。

    颖水是一条大型河流,仅次于黄河长江淮河济水,它发源于颍川嵩山地区,是整个汝南郡第二大河流。

    现在工期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附近乡镇、村庄甚至临近的县,大约有十多万壮年劳动力参与到河道建设当中,只是新年刚过,河道工期还没有开始,所以现在挖的河道上空无一人。

    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马车棚上,一路来到工地之后,诸葛亮下车撑伞,目光所及,就看到此地是莽莽平原,森林植被极为茂盛,一条巨大的豁口一路往西蔓延。

    汝阳河段是从颖水一直挖到汝水,要经过汝阳城池,所以前期的线路规划以及城池规划就得做好,不能离城太近,也不能离城池太远。

    将来城外要修建码头,如果离得太近,码头和城池发展就会被局限。离得太远的话,又不方便货物运输。

    因此最终规划确定,离城池大概五里,中间有数个村庄将来都会并入汝阳城市圈。

    诸葛亮四处观望,检查河道宽度以及深度是否达到了预期。

    河道开挖工作前期是不会连通河流的,但此时整个河道已经浸湿,里面大大小小出现了无数水洼。

    它们有些是最近下雨积攒,有些是挖到了地下水,还有些是颖水上游下雨,中游涨水漫过来的,在河道内部形成了浅水表层,水深大概有那么十几公分。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工期,诸葛亮观察的重点在于河道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两岸的森林植被情况,会不会造成水土流失,还有防洪抗灾能力。

    因为这条河渠不仅承载着运河的作用,还承载着两岸灌溉,以及城乡百姓居民用水的任务,若是防洪能力差,可能会造成洪灾。

    诸葛亮一路走来,视察工地情况,倒没有发现质量问题,正满意间,忽然瞥见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水洼颜色不对。

    那水洼比一般的小水洼都要大,深达三尺,漫过人膝盖,覆盖了周围上百米河道,颜色近乎黑色。

    “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诧异。

    随从说道:“许是被泥土染黑了吧。”

    “中原腹地哪有黑色泥土?”

    诸葛亮摇摇头,说道:“派人把周县丞、李院长、王监工等人请过来。”

    他说的三人一个是与他搭档的县丞周安,一个是交通院的院长李震,还有一个是负责河道整体设计和开挖工作的总工程师王吉。

    三人都是从泰山学宫毕业,论起来这三位都是他的学长,诸葛亮是公元187年进的泰山书院,于12岁,公元193年入读泰山学宫,当时已经是第10届学生。

    而县丞周安是泰山学宫儒学院第6届,交通院院长李震是理学院第7届,工程师王吉则是泰山学宫地质学院第9届,他们入读的时候年龄都已经超过20岁,如今像周安都已经40出头。

    所以诸葛亮对他们都比较尊敬,用的是请这个字眼。

    现在天下基层官员出身于泰山学宫的数不胜数,这些人往往抱团取暖,学弟学长之间多有联络,俨然一个大汉新兴的政治团体,像明代的东林书院。

    为了打击这个局面的出现,陈暮也是抓紧时间另立太学,同时要尽快在长安、襄阳、涿县等西都、南都、北都新建新的大学抗衡泰山学宫。

    不过在此之前,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