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离开。
军心和士气,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陷入了低迷,尤其是在安德烈使用囚犯、蚁军疯狂攻城,又用火石洗地的作战方式之下,将士们的神经和体力都时刻紧绷着,根本没有松懈过。
很多人在结束一场战斗之后,想的最多的就是,他们还要在这里坚守多久,他们什么时候撤退,他们能不能看到明天的日出,他们能不能回到家乡。
这一系列的问题,根本没有答案。
而真正让西征军军心凝聚,士气高涨的,不是殷元魁和李承政他们的鼓舞,而是一道道从西域后方传来的消息。
在守城战打响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看到那个白袍小将,可是,从战争开始,他始终没有出现,很多人都以为许一凡已经撤离,回到了大后方。
失望、沮丧、黯然、愤怒、悲哀......各种负面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冲刷着他们内心的坚持。
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英雄,人人都渴望看到英雄,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指明方向。
殷元魁是他们的大帅,殷元魁让他们坚守在城墙上,他们不敢不从,甚至是殷元魁让他们去送死,他们也不得不去,愿意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可是,谁不想有的选呢?
在战斗进入到最残酷的时期,他们都渴望有人来拯救他们,有人能带领他们打赢敌人,殷元魁可以做到,可是,他却不能做,而许一凡也可以做到,因为他可以用囚犯打败敌人。
之前,不觉得许一凡带着囚犯打赢敌军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在经历了一场场血战之后,他们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和伟大。
在很多人都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都会扪心自问一下,他们战死在这里,到底值得吗?也有人会问许一凡在哪?朝廷在哪?
这些问题虽然没有人问出口,可是,这种情绪却在军队当中蔓延,而这也是正常情况。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个被前方斥候、探子、谍子冒死送回来的消息,却一下子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斗志,也回答了他们心中的种种疑问。
许一凡确实没有在康城,他也确实去了大后方,不过,他去的不是己方的大后方,而是敌人的大后方。
烧毁敌人的粮草、暗杀敌人的将领、释放敌人的囚犯、挑动敌人的内战.......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听着就让人人血沸腾,斗志昂扬。
许一凡没有逃跑,也没有抛弃他们,他始终与他们同在。
人就是这样,他们渴望看到英雄,哪怕这个英雄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会受伤,受伤了也会疼,也会流血,更会死,可能他还不如普通人,可是,当他出现的那一刻,当他站在众人面前的那一刻,他就是英雄,他就是人们心目当中的那一盏明灯。
许一凡作为西征军的参将,都敢带着为数不多的人马,深入敌后,他们这么多人,为何不能守住康城呢?
有一种东西叫希望,它看不着,摸不到,却能感受到,尽管它虚无缥缈,甚至是梦中泡影,可是,人们还是相信希望,也渴望希望,尽管大多数人都等不到希望的到来,可是,他们却坚信,希望迟早会到来的。
一天!
两天!
三天!
一个月过去了,康城依旧健在,尽管它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可能性,可是,它依旧在坚挺着。
对于这些从敌人后方传来的消息,殷元魁往往都第一时间昭告全军,任何的言语,在残酷的战争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任何的鼓舞、煽动,在鲜血和尸体面前,都是那么的空洞,唯独实际行动,唯有鲜血,才是最好的言语。
在七月底的时候,伴随着布德和易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