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幼的说辞,谁能力强,谁就可以成为家主,这是唐家老祖钦定的家规,至今没有人敢逾越。
唐知理十六岁中举,十八岁入朝为官,先是在翰林院修了几年书,然后又被外放在外地为官,官职不高,一个县的县令而已,可别看只是一个县令,其所在的县不亚于一个郡,由此可见,当时的炎惠帝对其还是很看重的,而唐知理到任之后,也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
按理说,像这种外放出去的官员,还做出了成绩,只要熬过几年十几年的,就能一路爬起来,然后回到京城位列中枢,可千不该万不该,唐知理跟当地的军队牵扯上了关系。
若只是普通的牵扯,或者是利益往来,也无可厚非,然而,唐知理跟其纠缠甚广,不但私人关系不错,他还娶了对方的女儿,算是政治联姻,而唐知理也因此成为一洲知府。
可问题是,该军队的将领涉及到了一场大案,其在该案件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等到事情败露,其下场可想而知,满门抄斩,十六岁以上的人都死了,而没死的那些人,男子为奴,女子为妓。
唐知理自然也被牵连进去,不过,在一番调查之后,发现此人对于此事并不知情,就没有过多的责罚,只是罢免他的所有官职,剥夺了他的功名,沦为了一个普通人。
没有了官职,唐知理自然只能回家,若他就此消停下来,还则罢了,可他偏偏不安分,从政是没戏了,他就开始习武修行,还别说,在这方面,唐知理也非常的有天赋,没多久就成为了一位小宗师,修行境界更是抵达六品。
在那件事平息之后,过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唐知理再次离开家族,踏入江湖,广结善缘,很快在江湖上也有了一定的名气,人送外号唐三。
这位声明在外的唐三郎,不知为何跟南夷的巫蛊教扯上关系了,恰好当时皇宫内发生了一件下蛊的事情,其结果也可想而知,炎惠帝震怒,下旨彻查此事儿,当时很多在大炎王朝的南夷人士,凡是跟巫蛊沾染上半点关系的,基本都没啥好下场。
这一次,唐知理又牵扯其中,不等朝廷说什么,唐家就率先出手,执行家法,当时,唐居中的父亲,带领着唐家的家臣,离开鄜洲,清理门户,最后在归州找到了唐三郎,双方展开了一场厮杀。
手足相残,那一场大战的规模很大,战况极其惨烈,唐居中父亲带去的数十位家臣,有一大半折损在归州,而唐居中的父亲更是因此失去了一条手臂,最终还是他亲手斩杀了这位家族当中最耀眼的成员。
在斩杀唐知理之后,唐居中的父亲亲手提着弟弟的首级,进入长安负荆请罪,这件事当时轰动一时。
其实,皇宫内出现的巫蛊之祸,跟唐知理没有半点关系,他认识的巫蛊教的人,也没有参与其中,虽然他没有参与其中,可跟敌国之人交好,本身就是大忌,往小了说,是这人是非不分,往大了说,这就是叛国。
事情发生之后,很多人都对唐家的做法很是震惊,大义灭亲可不是谁都可以做出来的,尤其是剿灭的还是家族当中最杰出的弟子,下达这个决心的人,该有多大的魄力啊。
然而,事实证明,唐家当时的抉择是正确的,虽然唐家这些年来,在官场进展不顺利,又始终远离兵权,可是,要说真的一点儿牵扯都没有,那是绝无可能的,在唐居中爷爷那一辈,唐家其实在鄜洲军当中,也有了自己的嫡系,只是这件事做的异常的隐秘,至于唐家为何这么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皇帝难道不知道吗?
当然不可能,只是,这么多年来,唐家都安分守己,而历代唐家家主,都保持着无为,既不做事儿,也不犯错,让人找不到理由动他们,而唐知理的出现,恰好就给了皇帝出手的理由,只是,还不等皇帝出手,唐家就自己解决了这件事。
唐家不但当众诛杀了唐知理,还把其逐出家族,从族谱上抹去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