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在改良着。这还是制式甲胄,开放给高级武将定制的甲胄更是五花八门,在甲胄这方面,积累七年,还有王大将军的政策鼓励,基本可以说玩出花了,材料的坚韧程度上可能还差一些,但就审美这方面,绝对达到了原本历史中的甲胄巅峰水平。

    人不是没有创造力,只是没有合适的土壤去承载。如今政策鼓励,用王大将军的话说,只要不骗钱,研究什么都行,就需要天马行空的烂漫思想。

    很快的,典韦选好了甲胄,又在馆驿中取来了他的一双铁戟,在马厩中选了一匹高壮的宝马。王大将军也身披玄甲,不过没用马朔,就用他的那一把汉剑,因为马朔太长了,占了兵器的便宜,典韦可能不服气。

    秋风煞人,卷起无穷尘埃。两骑相隔五十米,遥相对应。王言单手掣剑,典韦双手各持一戟。

    稍等了几息,看着典韦没有动静,王言摇了摇头,还是没看的起他啊。当即策马前出,杀将过去。典韦原地不动,就等着王言来攻。

    看着大将军一剑不慌不忙的挥来,他也不慌不忙挥戟格挡。剑身与戟身相交,伴着金铁鸣击之声,一股大力传来,压着戟往典韦头上去。

    嗯?典韦猛的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信。王言细胳膊细腿,身型也不胖,竟有如此大力?不过也由不得他不信,当即认真,抡起了另一只戟,直奔大将军脑袋过去,一招围魏救赵。

    只见王言不慌不忙,轻挑剑身,柔劲挡着那一戟过去。典韦旧力未尽,又被加了新力,戟的惯性让他做不了旁的动作。尽管身体很强大,腰马合一,可以顶住,但仍旧向一侧动了位置。

    就是这呼吸之间,大将军竖剑横拍,抡圆了的一击,直接拍在了典韦的顶盔之上,硬生生的给他拍飞马下,还打了个滚。

    典韦站起身,晃了晃脑袋,心知王大将军有两下子,这一下是吃了轻敌的亏,当即大叫一声‘再来’,便跳上了马,主动杀了过来……

    来回的准备了一个时辰,交战却只有十几分钟,典韦灰头土脸、鼻青脸肿,被大将军关心了一下家庭情况,听说家里只有他自己了之后,言说过一阵给他发个媳妇,然后便老老实实,呲牙咧嘴的去当他的军中小卒……

    对于这种自持勇力,多少有几分轻狂的人,打一顿就好了。一如当初的太史慈,现在多好啊,指哪打哪,听话的很。

    典韦来的其实正是时候,玄甲营那么猛的一支重骑兵部队,怎么能没有一个同样猛的将领带队。不过赵云的相性有点不合,虽然一样猛,但是赵云白马银枪亮甲,那也是翩翩美少年,感觉不对。而且并州那边也要有足够的军队打仗,玄甲营肯定是不行,所以才给赵云升职,独领一卫,让郭嘉指挥着去打仗。

    现在典韦来了,正是填补了赵云勇猛的缺口,典韦要是带队玄甲营,那画风就对了。一个猛男,领着一帮猛男,玩命了冲。而且玄甲营根本不会独立作战,因为他们高度依赖后勤,这注定了他们的作战范围以及机动性都不好。所以也用不着典韦多有机变,听命令就完了,让打哪就打哪。

    考虑到形势的变化不定,再考虑到接下来的布局,玄甲营也将调往平城,并州地形平坦开阔,也适合玄甲营作战。再者短时间内不会南下,玄甲营在家里养大爷也不好。

    如果董卓还没昏头,一定会调兵来挡。另外还有西凉马腾、韩遂,在面对‘王贼’的问题上,这俩人的立场虽然不一样,但是选择未必不同。

    马腾忠于汉室,若非如此,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作为一方大佬,马腾也不会看不明白形势,曹操假诏升官,他就自投罗网,多少有几分愚忠在内。

    韩遂则是本来就有反骨,有扩大地盘的想法。王贼打并州,有这个做借口,韩遂出兵合情合理,瓜分并州,跟王贼抢地盘,这事儿绝对能干出来。

    如此董卓、韩遂、马腾三家兵力,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