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修路搭桥、单单避开开封府,是因为财力有限,捉襟见肘。一座开封城,可修20座中城。开封城百千人满腹牢骚,但河南400万的百姓,却记得官府的好,记得皇恩浩荡,对陛下和朝廷感恩戴德。400万对千人,其中得失,陛下自有分晓。”
王泰不卑不亢,素拜一礼,侃侃道来。
“河南有400万的百姓?”
崇祯大吃了一惊,眼神充满惊诧。
万历年间,河南人口或许有400多万,但如今……
河南连年天灾战祸,人不是应该死绝了吗?
王泰使了个眼色,顾绛赶紧把册子递了上去。
“陛下,这是河南六月初统计的黄册,人口已经破了400万。自两年前臣在河南兴修水利、垦荒屯田以来,除去河南本地的百姓,外省的流民也纷纷涌入。以臣估计,或许明年初,河南的人口,就会超过500万!”
崇祯点点头,翻起了册子,片刻,这才抬起头来。
“王泰,你这个巡抚,做的好!一国之模范,河南名副其实,王泰你也是不负盛名。”
崇祯连连点头。皇亲国戚之牢骚,和国之根本,他还是知道轻重缓急。
“陛下,臣已留下大军,足以对付土匪流寇。等关外的战事平息,臣自会解决流寇后患,一劳永逸!”
王泰又是肃拜一礼,那些抢掠的事情,被他一笔带过。
“王泰,左良玉被人刺杀,你怎么看?”
崇祯猛然出口,眼睛紧盯着王泰,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
“陛下,左良玉嚣张跋扈,难以节制,不管他被谁所杀,臣都是毫无惋惜。”
崇祯看王泰面色平静,毫无破绽,会心地笑了起来。
左良玉九拒杨嗣昌军令,致使张献忠偷袭襄阳城差点一击得手。杨嗣昌重病身亡,左良玉难辞其咎。作为杨嗣昌一手提拔的王泰,他对左良玉下手,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王泰现在的表现,倒是让崇祯狐疑。人走茶凉,杨嗣昌已死,王泰和左良玉毫无过节,难道说,王泰真的和左良玉被刺无关?
左良玉和张献忠、李自成,以及革左五营交战多年,流寇恨左良玉入骨,被流寇所杀,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加上左良玉暴虐嗜杀,四处树敌,想要他脑袋的人数不胜数,可能多多。
“湖广巡抚宋一鹤上了奏折,说左良玉之子左梦庚才能欠缺,难以服众,奏请将左部并入孙应元、黄得功部。朕犹豫不决,恐怕此举寒了功勋之心。”
崇祯看向了王泰,微微一笑。
“王泰,你有什么想法,直言进谏就是。”
孙应元、黄得功镇守湖广,战功表现中规中矩,但怎么着,也比左梦庚靠谱。
历史上,左良玉病死,左梦庚率部投清,屁都没放一个。把数万大军放给他统领,实在是为虎作伥、纵横驰骋。
“陛下,宋大人经营湖广,政绩卓著,他所言应是中正之言。孙应元、黄得功兢兢业业,身边又有朝廷大臣监军,应是上策。至于左梦庚,可厚加安抚,升官加爵即可。”
王泰也不掩饰,直抒己见。
范复粹致仕,周廷儒虽然进京,但还没有入阁,这个时候,崇祯也需要臣子排忧解难。
崇祯点了点头,这样看来,王泰确实是看不惯左良玉了。
不过,关外大战一触即发,由不得他分心。
“王泰,关外的大战,你有何看法?”
崇祯的视线,再一次回到了援锦的战事上面。
每一次和王泰谈政事,他都有新的收获,这也是他让王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