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周围人的议论,都是有关建康城近来的重大变故的。

    年轻人不明所以,便对来招呼的小厮说道:“琅琊王府在哪里,怎么走?”

    小厮打量了他一眼,笑道:“小哥一听口音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吧,荆州来的?”

    “是啊,在荆州生活过一段时间,祖上是东海郡的。”

    “看来是来投奔琅琊王的。”

    这个称呼,好像不太对劲呐,年轻人意识到了这其中微小的区别。

    “敢问小哥,琅琊王说的是王谧,王稚远吗?”

    被小厮用那种震惊的眼神看了几下,年轻人突然有一种他变傻了感觉。

    “你来这个都不知道?”

    那小厮感叹道:“怪不得呢,恐怕这个消息还没传到荆州呢!”

    他凑到了年轻人的耳边:“客官有所不知,太后娘娘前些天明发了诏书,册封王稚远为琅琊王了,现在,琅琊王府门前,整日里门庭若市,到处都是从各个州郡赶来投奔的人。”

    “客官若是也有此意,还是赶快吧,去晚了,就没机会了!”

    年轻人大惊,哪里还有心情吃饭,站起来便拱手道:“多谢小哥,我这就去王府求见。”

    他跑了几步,却又反身回来。

    “给你。”

    只是吐了两个字,年轻人便又急匆匆的走了,小厮张开手,却见几个铜钱正在泛着墨绿色的光芒。

    “有意思。”

    “还真是个大方人。”

    在路上的时候,还是王侍郎,没想到,到了这建康城,就摇身一变,成了琅琊王了。

    这简直是,完全意想不到的大进展!

    不行,见了琅琊王,转头就要赶紧给荆州送信,把这个轰动的消息传回去。

    虽然,朝廷的旨意肯定是早就已经发出去了,晓瑜各地,年轻人的普通慢马书信,完全无法和朝廷的快马驿递相提并论,但是,作为荆州保送出来的新鲜力量,总也要尽一份心。

    琅琊王府就在乌衣巷上,这是年轻人早就知晓的,但是具体的方位却不甚清晰。

    虽然年轻人在荆州当地也算是出身名门,但在建康城就算得上是默默无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