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不亮就指使自己干活,大半夜才能进被窝睡觉。

    后来好不容易熬死了婆婆,她的日子才算是好过起来。

    见她的态度,谢琅心里了然。

    “所以啊,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对吧。”

    老太太中午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二十几口人,莫名觉得挤得慌。

    可想到分家,心里却忐忑不安,甚至还有点焦躁。

    五个儿子,五个儿媳,还有十一个孙子孙女,把家里所有的屋子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以前家里还有厨房,后来孙子孙女多了,厨房都空出来住人了,后来家里几个爷们在院子里打了个茅草棚,当做厨房用。

    几个儿媳妇做好饭,二十几号人把堂屋给挤得几乎转不开身子,在以前觉得寻常,如今却有些看不下去了。

    饭后,老夫妻俩回到屋里,老太太和老头子说起了这件事。

    “老头子,你觉得咱分家合适不?”

    老爷子看着老伴一眼,“咋啦?现在不挺好的?”

    “好啥呀。”老太太叹口气,“家里堵得转不开身,吃顿饭就跟饿鬼投胎似的,一顿饭就得一大锅的馍,天天这样瞧着不得劲。”

    “都一大把年纪了,谁知道能活几年,凑合凑合得了。”老爷子唉声叹气的转个身,“村里有谁分家了,这分开也不好看。”

    “陛下说分开好。”

    “……”老头子转头瞧了老伴一眼,“你说啥?”

    老太太将上午遇到谢琅的事情说了一遍,老爷子似乎也沉思起来了。

    几日后,上窑村里就传开了,老于家要分家了。

    俩老的跟着长子长媳过日子,下面四个儿子都分出来单过。

    于老头特地去村长家里,让村长给其他四个儿子批宅基地。

    一时间,不少人都来老于家暗搓搓的打听消息,是不是几个儿子儿媳妇不孝顺,才让于老头俩人分家。

    不过有人来来去去的,都没打听出什么来,于老头只说家里人太多,挤得慌,分开过日子就挺好。

    于家长媳得知终于要分家了,心里似乎一下子就疏阔起来。

    作为长媳,家里的东西一般是要留给他们夫妻俩的,下面还有四个小叔子和弟媳,长媳心里始终都觉得憋屈。

    她愿意养活公婆,可心底对其他四家到底有想法。

    都是上窑村的人,人家分家要批宅基地,村长自然没意见,随后带人在从村子里丈量了四块地,然后于家那四家晚辈就开始托人盖房子了。

    房子倒是不用多少,却也是青砖房。

    于家五个儿子都能干,分家也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手里的银钱盖房子还是够的。

    前前后后大半个月,其他四家都搬出去了,老于家顿时也变得宽敞起来。

    大房有三个孩子,俩小子一闺女,以前大房家的闺女都和其他房里的姊妹睡在一个屋子里,现在小姑娘自己就占着一个屋子,可是高兴坏了。

    就连俩小子也是一人一个屋,晚上可是不用担心被谁踹下床,也不用担心有人和自己争被窝。

    以前是妯娌几个一块儿做饭,现在是大房媳妇自己,就算是忙碌些,她也乐意。

    等到公婆不在了,他们的体己也就是大房的了,而且公婆的人口地可是大房夫妻俩种着,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年能吃多少粮食。

    几个儿子都是勤快的,分家后也知道孝顺爹妈,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或者是亲自送过来给老两口尝尝。

    老太太暗中也琢磨过味来了,分家的好处有,那就是几个妯娌的感情比以前好了,以前住在一块,私下里可没少在自个儿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